[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单筒烘干机的均风散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9656.3 | 申请日: | 201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年;周万云;杨正平;刘船;周广东;聂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赛隆节能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6 | 分类号: | F26B11/06;F26B25/02;F26B25/16;F26B25/04;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5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烘干机 均风散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风散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单筒烘干机的均风散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应用于干粉砂浆生产过程中的单筒烘干机,它含有单个筒体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含有电机和托轮机构。单筒烘干机安装在传动装置的托轮机构上,工作时,单筒烘干机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转动,物料由筒体的进料口进入其内并被螺旋式扬料板举起后,在下落过程中与高温热风进行热交换,同时逐渐被螺旋式扬料板推向筒体的出料口,在筒体出料口处被出料螺旋装置排出机体外。由于物料在筒体内被螺旋式扬料板举起后,在下落时形成的像瀑布一样的物料流中,位于物料流中间的物料不能与高温热风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因此严重影响了单筒烘干机的烘干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单筒烘干机的均风散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单筒烘干机的均风散料装置,它包括: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道间隔设置的托轮机构以及与任一所述托轮机构相连接的电机;
筒组件,所述筒组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托轮机构上的筒体、形成在所述筒体内表面端部的多道第一导向板、形成在所述筒体内表面另一端部的多道第二导向板、形成在所述筒体内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之间的多块扬料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筒体内表面的多道支架;
均风组件,所述均风组件安装在所述筒体内,它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管体以及形成在所述管体端部的喇叭口,所述管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优化地,所述均风组件还包括通过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管体另一端的限料板,所述限料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优化地,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托轮机构相配合的凸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单筒烘干机的均风散料装置,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筒组件与均风组件进行配合,这样随着筒组件的旋转,物料被螺旋式扬料板扬起,它下落的过程中形成像瀑布一样的物料流,当遇到均风组件的管体时,与之表面发生碰撞,物料流被撞散、弥漫在筒体与管体之间的空间中,从通孔中喷出的高温热气流与撞散的物料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位于物料流中间的物料不能与高温热风进行充分热交换的不足,从而使烘干机的烘干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单筒烘干机的均风散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单筒烘干机的均风散料装置均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适用于单筒烘干机的均风散料装置,主要包括筒组件1、均风组件2和传动组件3等。
其中,传动组件3包括多道间隔设置的托轮机构31以及与任一托轮机构31相连接的电机32;托轮机构31采用现有的即可,当电机32工作时可以带动托轮机构31上托轮的转动进而带动其上支撑的筒组件1的转动;电机32通常与中间的那个托轮机构31相连接,以保持筒组件1旋转的稳定性。
筒组件1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托轮机构31上的筒体11、第一导向板12、扬料板14和支架15等。筒体11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图1中左端为进料口而右端为出料口,出料口处安装有出料组件);第一导向板12有多道,它们形成在筒体11内表面的端部或边缘处(多道第一导向板12间隔设置并排列成一圈);同样的,第二导向板13也有多道,它们形成在筒体11内表面的另一端部。扬料板14为螺旋式的,它们形成在筒体11内表面并密布在第一导向板12和第二导向板13之间,用于将物料扬起。多道支架15也固定在筒体11内表面,它们间隔设置,用于固定均风组件2。均风组件2安装在筒体11内(如图2和图3所示),它包括固定在支架15上的管体21以及形成在管体21端部的喇叭口22,管体21上开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23,用于供高温热气流的流通。均风组件2还包括通过连接板25安装在管体21另一端的限料板24,限料板24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41,也用于供高温热气流的流通。限料板24和管体21之间形成有间隙。筒体11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托轮机构31相配合的凸环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赛隆节能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赛隆节能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9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