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7592.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1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万花 |
地址: | 225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中软管 套管 针芯 硬管段 本实用新型 穿刺 穿刺针 单向阀 导气管 急救 滑动连接 末端连接 前端延伸 套接固定 软管段 外螺纹 套接 尾端 透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包括针芯(1)和套管(2),套管(2)包括后硬管段(23)和中软管段(22),针芯(1)的尾端插入中软管段(22)的顶端并与中软管段(22)套接固定,前端延伸出中软管段(22);所述后硬管段(23)的后端设置外螺纹,在后硬管段(23)后端安装有引流单向阀(4),所述引流单向阀(4)的末端连接有L型的导气管(6),导气管(6)透明设置,内部设有球形扇(7);所述针芯(1)外套接有引流套管(21),中软管段(22)前段套接于引流套管(21)内,针芯(1)、中软管段(22)前段与引流套管(21)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气胸穿刺是胸外科最常采用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之一,目前传统的办法是利用留置穿刺针穿刺后,拔出针芯,将套管留在引流处,然后通过引流管分别连接引流瓶和套管进行引流,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是也存在装置数量多、操作步骤繁琐、不便于携带的缺陷,尤其在病人面临急救或野外救治时,上述缺陷更为突出。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急救用气胸穿刺针(专利号CN201620769395.6)解决了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气胸穿刺针主要应用于急救和野外救治,在穿刺针穿刺完成后,需要将针芯取出后再在后硬管段尾端连接引流单向阀,在针芯取出、引流单向阀安装固定这之间的时间段内,患者的胸腔直接与外部空气联通,由于野外环境复杂,空气内的细菌病毒较多,如果有空气在胸内积气排尽而引流单向阀还没有固定安装,外籍空气进入到胸腔内可能会引发严重感染如果野外风风较大,在针芯取出时可能会有沙尘进入到套管内,也可能会引发严重感染,造成了穿刺术中的二次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不需去除针芯,防止空气和沙尘进入到套管引发二次感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包括针芯和套管,套管包括后硬管段和中软管段,针芯的尾端插入中软管段的顶端并与中软管段套接固定,前端延伸出中软管段;所述后硬管段的后端设置外螺纹,在后硬管段后端安装有引流单向阀,所述引流单向阀的末端连接有L型的导气管,导气管透明设置,内部设有球形扇;所述针芯外套接有引流套管,中软管段前段套接于引流套管内,针芯、中软管段前段与引流套管滑动连接。
优化的,上述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所述引流套管尾段设置有套管固定组件。
优化的,上述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所述套管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引流套管两侧的通孔,通孔内连接有螺杆,螺杆顶端连接有压板。
优化的,上述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所述引流套管的中段设置有圆锥形遮挡片,圆锥形遮挡片与引流套管固定连接。
优化的,上述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所述圆锥形遮挡片的下端面上贴合有纱布、消毒药棉。
优化的,上述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所述圆锥形遮挡片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胶布位置的胶布贴合槽。
优化的,上述减少穿刺步骤的急救穿刺针,所述软管段设置流量调节阀。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引流套管与针芯套接。在穿刺时,将针芯顶出引流套管顶端,将针芯刺入穿刺部位,在针芯穿刺并到达穿刺深度时,保持针芯不动,将引流套管向下滑动在针芯穿刺的部位刺入患者身体,在引流套管刺入患者身体后,通过拉动套管将针芯拉入到引流套管内,此时通过旋转螺杆使得压板挤压于中软管段表面,固定中软管段与引流套管的相对位置,进而将针芯在引流套管内的位置固定。圆锥形遮挡片贴合于患者皮肤表面固定与创口的相对位置,遮挡穿刺创口,通过纱布、药棉填充圆锥形遮挡片与创口之间的的空间,防止细菌病毒进入。这样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需要将针芯取出即可达到穿刺引流的效果,防止了穿刺时的二次污染,降低引发感染的概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7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组织定型切割刀
- 下一篇:一种气胸穿刺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