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久暖保温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5367.6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5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健 |
主分类号: | A01G9/22 | 分类号: | A01G9/22;B32B27/32;B32B27/12;B32B27/06;B32B9/02;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5 | 代理人: | 王鹏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久暖保温被。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种植技术的发展,温室的保温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夜间由于温室屋面传导出的热量较多,所以在屋面覆盖保温材料,可以大大的减少温室内热量的散失,传统的覆盖材料多是草帘,草帘重量大,防水性差,并且容易破坏塑料薄膜。近年来虽然温室保温被的类型逐渐增多,但是目前已有的保温被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未解决。现有保温被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保温被的中间部分为无纺布层,无纺布层的上下两面均附有防水雨布层,此种保温被不但保温效果不理想,而且在生产时将防水雨布层通过针线缝到无纺布层上,缝合的针眼处容易透水,造成保温被潮湿,从而缩短使用寿命;另一种保温被中间部分为棉芯层,棉芯层的上下两面均覆盖有无纺布,此种保温被虽然保温效果好,但是保温被不防水容易潮湿,使棉芯层板结,使用寿命也不长。
因此提供一种耐用防水、保温性能优越、整体轻薄的久暖保温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久暖保温被,不仅经久耐用而且防水性能优越,同时增强了保温效果,整体的结构设计更为轻薄,从而减轻了自身重力,使收卷过程更加省时省力,方便了收卷作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久暖保温被,包括:抗严寒保温被和抗轻寒保温被;所述抗严寒保温被设置有墨绿色防水编织布层;所述墨绿色防水编织布层的一侧依次排布有纤维棉层、EPE层、鸭毛层、银色防水编织布层;其中所述墨绿色防水编织布层为所述抗严寒保温被的被面;所述银色防水编织布层为所述抗严寒保温被的被里;所述抗轻寒保温被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所述鸭毛层,并且所述鸭毛层的两侧均依次排布有所述EPE层、白色防水编织布层;所述纤维棉层与所述鸭毛层均由无纺布包裹。
优选的,在上述久暖保温被中,将所述抗严寒保温被的所述墨绿色防水编织布层替换为黑色防水编织布层,构成抗极寒保温被,因为黑色比墨绿色吸收紫外线能力更强,进而使保温被自身的温度提升,并且所述黑色防水编织布层为所述抗极寒保温被的被面,朝向大气层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优选的,在上述久暖保温被中,所述抗严寒保温被、所述抗轻寒保温被、所述抗极寒保温被均通过PE材质的缝合线缝合,由PE材质制成的缝合线抗老化性强,并且缝合处均位于侧边边沿处且距离侧边15mm,使缝合处的针眼即使透水也不会渗漏到中间部位,而是顺着边沿向下流出。
优选的,在上述久暖保温被中,所述纤维棉层厚度设置为30mm,使保温被整体保温效果增强,并且不会因为过于厚重而造成保温被收卷困难。
优选的,在上述久暖保温被中,所述鸭毛层厚度设置为10mm,使保温被整体保温效果增强,并且不会因为过于厚重而造成保温被收卷困难。
优选的,在上述久暖保温被中,所述EPE层厚度设置为2mm,使保温被整体更加轻薄,EPE层具有隔水防潮的作用,并且耐腐蚀,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优选的,在上述久暖保温被中,所述墨绿色防水编织布层、所述白色防水编织布层、所述黑色防水编织布层均采用编织密度为48×48根/10cm²的编织布制作而成。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久暖保温被,一方面纤维棉层和鸭毛层保暖性能优越,能够阻止室内热量与室外热量之间的交换,纤维棉和鸭毛都属于轻量材料,使保温被收卷时省时省力,在使用侧式卷帘机收卷时能够减少电能的消耗,并且纤维棉层与鸭毛层均被无纺布包裹从而具有良好的防潮性,使纤维棉与鸭毛不易潮湿,同时无纺布还对纤维棉和鸭毛进行约束,使其在保温被中分布均匀;EPE层隔水防潮性能优越,耐腐蚀性强,使保温被经久耐用,并且还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健,未经王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5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