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制镁带轧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3635.0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6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仝仲盛;童品辉;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北轻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B21B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22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制 轧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制镁带轧辊。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制镁带凹形辊。
背景技术
镁轧制是温轧,其料的温度在300~350℃范围内轧制才不会产生裂纹,但不可避免的会在带材表面形成氧化层。在大的轧制力下(120t),带材表面的氧化层会破碎。随着轧制的进行,这些破碎的镁屑会逐渐堆积到下工作辊与下支撑辊的表面上,在轧制力的碾压下形成坚硬的镁渣;这些镁渣随着轧辊的旋转又被压到镁带的表面上,从而形成带材的表面缺陷。严重的情况下,整条镁带都将会成为废品,这在镁轧制行业中始终是个大难题。目前,国内轧制镁带主要是通过两种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1.轧制润滑改善轧辊与带材表面的摩擦,以减少氧化削;2.加大终轧带材尺寸的预留量,通过抛光机把带材表面缺陷处抛下去,将产品加工到所需的尺寸。但是,产品的成材率始终都很低,这也是轧制镁带在国内始终未有大规模生产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制镁带轧辊,由于其下工作辊中部加工有凹槽,且凹槽延伸下工作辊的整个圆周,凹槽面与下支撑辊面没有实际接触,那么支撑辊面上的坚硬镁屑在轧制的过程中就不会粘在下工作辊棍面上,从而保证了工作辊面上的清洁,减少镁带材表面的缺陷,保证了镁带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轧制镁带轧辊,包括:两个工作辊,其包括旋转方向相反的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下工作辊上加工有一个和镁带同宽的凹槽,所述凹槽延伸下工作辊的整个圆周,所述镁带从凹槽进入两个工作辊之间进行轧制;下支撑辊,其支撑所述下工作辊,所述下支撑辊旋转方向与下工作辊相反。
优选的是,所述的轧制镁带轧辊,所述下工作辊上的凹槽宽度等于镁带的宽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轧制镁带轧辊,所述下工作辊上的凹槽长度大于镁带的宽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轧制镁带轧辊,所述下工作辊上的凹槽深度比镁带轧成品的厚度小0.2-0.3毫米。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下工作辊中心轴线方向的中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轧制镁带轧辊,所述两个工作辊之间设有可调节的间距。
将所述镁带推入凹槽中进入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之间进行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轧制镁带的轧辊,其下工作辊中部加工有凹槽,那么在轧制过程中下工作辊工作表面与下支撑辊表面就存在一个间隙,这样下支撑辊表面上的坚硬镁屑就不会粘到下工作辊工作表面上。从而保证了下工作辊表面的清洁,大大提高了镁带的成材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工作辊;2-下工作辊;3-下支撑辊;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轧制镁带的轧辊,包括:两个工作辊,其包括旋转方向相反的上工作辊1和下工作辊2,所述下工作辊2中部加工有一个和镁带同宽的凹槽 4,所述镁带从凹槽4中进入上工作辊1和下工作辊2之间进行轧制;下支撑辊3,所述下支撑辊3在下工作辊2下方对其起支撑作用,其旋转方向与下工作辊2相反。
如图1所示,所述下工作辊2上的凹槽4宽度等于镁带的宽度,所述下工作辊2上的凹槽4长度大于镁带的宽度,所述下工作辊2上的凹槽4深度比镁带轧成品的厚度小0.2- 0.3毫米,所述凹槽4位于所述下工作辊2中心轴线方向的中部,所述两个工作辊之间设有可调节的间距。
所述轧制镁带轧辊的工作过程为:将镁带推入凹槽4中进入上工作辊1和下工作辊2 之间进行轧制。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北轻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北轻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3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灵芝孢子粉抗氧化性的可视分析方法
- 下一篇:改进的下刮水板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