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路弯道会车用警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82907.5 | 申请日: | 2017-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8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钱平;谭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景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225 | 代理人: | 陈贞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尚稷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弯道 会车 警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警示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弯道会车用警示系统。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已达398万公里,其中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山区危险路段160万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40%以上,由于重特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亟待增设安全防护设施。
传统的路边警示牌和急险弯道处凸镜双向反射镜技术提示方式,或者采用红外对视方式拾取弯道来车信息,加上LED模块屏提示会车信息的基本方式,实现弯道会车警示功能。
然而,凸镜反射+路牌方式,存在仅限视线范围内短距离发现对面车辆信息,因而驾驶员采取相应应激会车措施时限短,精神紧张易误操作,尤其雨雪天气视线不良情况下,该方式弊端更加明显。并且,凸镜反射+路牌方式是在山区行车常态措施,因而无形造成长时间的低速行驶,公路通行效率和驾驶员运行效率降低,这与高时效、高速度的社会节凑是相悖的,很多事故就是因不顾山区路况实际情况,盲目“多拉快跑”形成的。
红外拾取会车信息方式,红外设备必须道路两边成对设置,设备外露在道路两边,即增加了设备损坏几率也增加了工程成本,LED模块显示方式成本较高,且在山区缺乏市电特殊条件下不易实现。
急需开发出一种低能耗、远距离监测对面车辆信息的警示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路边警示系统能耗高、警示作用不明显的缺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弯道会车用警示系统。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公路弯道会车用警示系统,包括:固定在地面上且设置在弯道相对侧的两个警示杆、安装在弯道上的两个车感器,一车感器位于弯道的上行车道,另一车感器位于弯道的下行车道;该警示杆内从上至下依次嵌入显示器、无线收发器、微处理器和电源;
车感器,用于拾取进入弯道的车辆信息,并将该车辆信息输送给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用于接收车感器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给无线收发器;
无线收发器,用于接收微处理器发出的处理信号,并将该处理信号发送给安装在另一警示杆上的无线收发器;或者,用以接收另一警示杆上的无线收发器发出的车辆信号;
显示器,用于显示在对面来车信息;
电源,用于为整个警示系统供电。
上述的公路弯道会车用警示系统,所述显示器为具有LED双色字符点阵的显示屏。
上述的公路弯道会车用警示系统,所述车感器为无线地埋盒或感应线圈。
上述的公路弯道会车用警示系统,所述警示杆为一体化铝合金杆件。
上述的公路弯道会车用警示系统,所述一体化铝合金杆件镶嵌一高亮LED显示屏。
上述的公路弯道会车用警示系统,所述警示杆的上方设有太阳能接收板,所述太阳能接收板的输出端连接电源。
上述的公路弯道会车用警示系统,所述电源为太阳能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取上下行车道信息的相对距离可达300米以上,也就是说距离会车绝对点位150米时就得到有会车的信息,驾驶员有充分的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会极大地减少会车事故,相对的增加了山区道路平均行驶速度,提高了公路通行效率和驾驶员运行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处理器的处理过程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微处理器的处理过程示意图二。
图6是三轴车感器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7是单片机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8是驱动系统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景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景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2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智能电子公交站牌
- 下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的互动教学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