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1487.9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7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森祥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壳。
背景技术
手机充电器大致可以分为旅行充电器、座式充电器、USB充电器和维护型充电器,一般用户接触的主要是前面两种。而市场上卖得最多的是旅行充电器,旅行充电器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价格便宜的鸭蛋型的微型旅充,普通台式卡板型充电器,带液晶显示的高档台式充电器。鉴于手机用户绝大部分都是非专业用户,所以充电器基本都具有充满自停的功能,而且大部分旅充都属于快速充电器,充电时间在1-3小时左右。市场上很多充电器都标榜自己采用微电脑控制,包括一些价格非常便宜的鸭蛋型微型旅充。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充电器壳在手机充电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充电线缆冗长,容易发生线缆缠绕的现象,且充电器壳的导电端子不能进行伸缩,占据空间大,不便于充电器壳的携带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充电线缆冗长,容易发生线缆缠绕的现象,且充电器壳的导电端子不能进行伸缩,占据空间大,不便于充电器壳的携带和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绕线夹,且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线缆卡口,所述上壳体一侧靠近绕线夹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动按钮,所述上壳体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导电端子外壳,且导电端子外壳的两侧均安装有与滑轨相对应的滑块,所述导电端子外壳的内部底部开设有导电端子插孔,所述下壳体安装在上壳体的底部,且下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下壳体的底端均匀开设有四个螺栓槽,且四个螺栓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端子外壳与上壳体通过滑块和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绕线夹为“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动按钮与第一凹槽通过活动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绕线夹,便于充电器线缆的卷收,解决了由于充电线缆冗长,容易发生线缆缠绕现象的问题,另外还采用了伸缩式结构的导电端子外壳,减小了充电器壳的占据空间,避免了充电器壳的导电端子外壳不能进行伸缩,占据空间大,不便于充电器壳的携带和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外壳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上壳体;2-绕线夹;3-第一凹槽;4-活动槽;5-滑动按钮;6-导电端子外壳;7-滑块;8-导电端子插孔;9-下壳体;10-线缆卡口;11-通孔;12-螺栓槽;13-固定螺栓;14-滑轨;15-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充电器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9,上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绕线夹2,且上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线缆卡口10,上壳体1一侧靠近绕线夹2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3,且第一凹槽3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活动槽4,第一凹槽3的内部安装有滑动按钮5,上壳体1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15,且第二凹槽15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滑轨14,第二凹槽15的内部安装有导电端子外壳6,且导电端子外壳6的两侧均安装有与滑轨14相对应的滑块7,导电端子外壳6的内部底部开设有导电端子插孔8,下壳体9安装在上壳体1的底部,且下壳体9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凹槽15相对应的通孔11,下壳体9的底端均匀开设有四个螺栓槽12,且四个螺栓槽12的内部均安装有固定螺栓13。
为了便于充电器壳的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壳体9与上壳体1通过固定螺栓13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森祥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森祥塑胶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1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器自动定位检漏装置
- 下一篇:测试压头真空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