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隔离束源室与质谱的超高真空超薄插板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1124.5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6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玖重;陈夏敏;文武;李天宇;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314;F16K3/30;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隔离 束源室 超高 真空 超薄 插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隔离束源室与质谱的超高真空超薄插板阀。
背景技术
质谱仪是鉴定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质谱仪一般由进样装置、离子源、离子传输系统、质量分析器和真空系统等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电荷离子,经离子传输系统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最终进入质量分析器被记录检测。
超声分子束是气体由高压区经小孔进入低压区,通过绝热膨胀形成的定向运动的“孤立”原子、分子集合,是研究原子分子物理、激光化学、等离子体物理、微观化学反应动力学、空间物理、天体物理等领域的重要手段。
超声分子束和质谱联用是上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实验技术。由于分子束取样可以“冷冻”气相化学反应中的较活泼自由基和其他中间体,而质谱可以对这些产物进行快速定性,因此超声分子束质谱联用技术近年来在反应动力学、燃烧诊断、热解、低温氧化反应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超声分子束质谱联用装置一般按照真空梯度由束源室、电离室、质量仪等构成,彼此之间由中间有小孔的锥形取样漏勺连接。束源室压力可从数个大气压到数十Torr不等,电离室压力一般维持在10-2~10-3Pa,、质谱仪的真空度则维持在10-4~10-6Pa左右。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反复拆装束源室,从而使实验装置整体暴露大气。待仪器安装完毕重新抽气,往往需数小时才能恢复之前的超高真空状态,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此外,电离室内部的离子传输系统结构复杂,极易受实验条件变化的干扰;质谱仪内部的质量分析器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用寿命也会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更换束源室又不破坏其他腔室真空的问题,可以在束源室和电离室之间安装真空插板阀。但是,传统的真空插板阀存在几点不足,一是阀体较厚,大大增加了取样漏勺与电离区的距离,导致形成的超声分子束到达电离区时中心分子数密度急剧下降,从而降低了仪器灵敏度;二是传统真空插板阀没有设置阀体运行轨道,运行稳定性及精度较差;三是传统真空插板阀一般应用于洁净的超高真空环境,密封时,阀体带着密封圈向法兰垂直运动直至贴紧密封,如密封圈上有颗粒将大大降低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在实验中更换样品时无须破坏质谱仪真空,同时达到不降低取样效率、运行稳定性较好、不受颗粒污染影响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分子束质谱装置的超高真空超薄插板阀。
一种用于隔离束源室与质谱的超高真空超薄插板阀的整体厚度小于8mm,具体结构说明如下:
包括阀安装件21、阀体机构22和直线导入器23;
所述阀安装件21为板状,中部开设有通孔214,周边均布法兰孔,阀安装件21的一侧面设有一对导轨212,一对导轨212对称位于通孔214的两侧;
所述阀体机构22包括活动铰链221、导向连接件222和阀板223,所述阀板223的中部开设有阀孔2234,阀板223的上端通过活动铰链221连接着直线导入器23的伸缩杆233;阀板223通过导向连接件222与一对导轨212中上的导向槽2120的配合设于阀安装件21上;
所述直线导入器23位于阀安装件21外侧的上部;阀板223的上下移动由直线导入器23通过活动铰链221驱动;
工作时,所述阀体机构22在直线导入器23的作用下,沿一对导轨212实现上下移动;当阀体机构22中的导向连接件222上移至导向槽2120中的上止点2121,使阀孔2234和通孔214重合贯通时,所述超高真空超薄插板阀为打开状态;当阀体机构22中的导向连接件222下移至导向槽2120中的下止点2125,使阀孔2234和通孔214完全不贯通时,所述超高真空超薄插板阀为关闭状态。
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如下:
与阀板223上的阀孔2234对应的所述阀安装件21上的通孔214的轴向一侧圆周上开设有密封槽213,密封槽213内设有密封圈215,密封时,密封圈215的轴向的外侧端面与阀板223的板面接触。
所述密封槽为燕尾槽,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所述阀板223的厚度小于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1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