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装配式地梁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0505.1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春;韩霜;于成帅;鲁瑞武;朱赛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0 | 分类号: | E02D27/00;E04G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装配式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基础领域的新技术,具体是一种异形装配式地梁模板。
背景技术
现代化建筑施工中,凡涉及钢筋混凝土的工程,必然都会涉及混凝土模板工程,是任何混凝土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板的种类很多,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以节约模板材料、提高模板周转率和加快施工进度为改进原则的模板,逐步向着定型化、装配化、工具化、专用化方向发展。
由于支护体系中的冠梁、支撑梁和基础施工中的地梁、基础都是在土体上施工,使用工具式模板可以极大简化现有模板支模方法的施工工序,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模板材料,进一步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地梁时使用,具有支模施工方便快捷、定位准确、节约工时、模板周转次数高、废模板可回收利用、节能环保等优点,特别适合作为深基坑支护的混凝土冠梁及支撑梁的支护模板,也可以用于浇筑各类混凝土基础的一种异形装配式地梁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异形装配式地梁模板,包括立模和地模,所述立模通过加劲板与地模固定连接,所述加劲板通过凹槽卡接,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在立模的内侧与地模的相对位置上。
上述的一种异形装配式地梁模板,所述地模上连接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支模时将钢管通过定位孔打入土体,防止模板横向和纵向移动。
上述的一种异形装配式地梁模板,所述立模的侧边具有凸榫,所述凸榫卡接在连接件的卡槽上,所述连接件的另一卡槽连接另一立模,用于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上述的一种异形装配式地梁模板,所述立模的上部设有调节用的步步紧组件,用于支模时用于进一步加固立模,防止浇筑时胀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施工方便快捷、定位准确、节约工时、模板周转次数高、废模板可回收利用、节能环保等优点,从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其中装配时加劲板插入凹槽内,起到连接立模和地模的作用,同时起到加强立模和地模强度的目的。支模时将钢管通过定位孔打入土体,防止模板横向和纵向移动。调节用的“步步紧”。支模时用于进一步加固立模,防止浇筑时胀模。设置凸榫,立模与立模之间设置连接装置分别与两侧的立模卡槽连接,以起到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模之间的相互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异形装配式地梁模板,包括立模4和地模2,所述立模4通过加劲板1与地模2固定连接,所述加劲板1通过凹槽5卡接,所述凹槽5分别设置在立模4的内侧与地模2的相对位置上。所述地模2上连接有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用于支模时将钢管通过定位孔3打入土体,防止模板横向和纵向移动。所述立模4的侧边具有凸榫9,所述凸榫9卡接在连接件7的卡槽8上,所述连接件7的另一卡槽连接另一立模,用于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所述立模4的上部设有调节用的步步紧组件,用于支模时用于进一步加固立模,防止浇筑时胀模。
实施过程:第一步由地模定位孔3将地模2固定于拟浇筑地梁位置;第二部把加劲板1插入地模2及立模4板面上所设置的凹槽5中将地模2及立模4连接起来;第三部把立模4上所设置的凸榫9部位插入带卡槽8的连接件中,将单块立模连接成一个整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0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结构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