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器皿的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9750.0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0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29/00 | 分类号: | A47G29/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李娜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器皿 支撑 装置 | ||
一种圆形器皿的支撑装置,包括平直的本体部、自本体部一端朝向一侧弯曲延伸形成的弯钩部、自本体部上弯钩部一侧延伸出的安装部以及通过转轴活动地安装于安装部上的抵持部。所述弯钩部的内缘能够卡扣于圆形器皿手持部的上部外缘,所述抵持部能够抵顶于与圆形器皿手持部上部外缘相对应的下部内缘。所述抵持部与弯钩部之间形成让位于圆形器皿手持部的开口。本实用新型卡扣于圆形器皿后能够将圆形器皿竖直放置,节省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辅件,尤其是一种圆形器皿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脸盆一般只能平放于地面上,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并且脸盆使用之后经常会有部分水残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圆形器皿的支撑装置,该圆形器皿的支撑装置能够竖立放置于地面上的同时能够将圆形器皿内的剩余水快速排出。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形器皿的支撑装置,包括平直的本体部、自本体部一端朝向一侧弯曲延伸形成的弯钩部、自本体部上弯钩部一侧延伸出的安装部以及通过转轴活动地安装于安装部上的抵持部,所述弯钩部的内缘能够卡扣于圆形器皿手持部的上部外缘,所述抵持部能够抵顶于与圆形器皿手持部上部外缘相对应的下部内缘,所述抵持部与弯钩部之间形成让位于圆形器皿手持部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为六角螺母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器皿的支撑装置,通过弯钩部的内缘卡扣于圆形器皿手持部的上部外缘且抵持部抵顶于圆形器皿手持部的下部内缘后,将支撑装置的本体部平放于地面上,从而能够将圆形器皿竖立放置,节省空间的同时又能将圆形器皿内的剩余水快速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形器皿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安装于圆形器皿上且圆形器皿水平放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安装于圆形器皿后,将支撑装置平置从而将圆形器皿竖直放置于地面的示意图。
对照以上附图,作如下补充说明:
1---支撑装置 11---本体部
12---弯钩部 13---安装部
14---转轴 15---抵持部
16---开口 2---圆形器皿
20---主体部 21---手持部
211---上部外缘 212---下部内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圆形器皿的支撑装置1,用于将圆形器皿2竖直放置于地面,所述圆形器皿2包括主体部20及环状位于主体部20上缘的手持部21。包括平直的本体部11、自本体部11一端朝向一侧弯曲延伸形成的弯钩部12、自本体部11上弯钩部12一侧延伸出的安装部13以及通过转轴14活动地安装于安装部13上的抵持部15。所述弯钩部12的内缘能够卡扣于圆形器皿2手持部21的上部外缘211,所述抵持部15能够抵顶于与圆形器皿2手持部21上部外缘211相对应的下部内缘212。所述抵持部15与弯钩部12之间形成让位于圆形器皿2手持部21的开口16。
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14为六角螺母形状,从而可调整抵持部15相对于安装部13的角度并且能够定位于该角度,从而调节开口16的大小,以配合不同规格的圆形器皿2手持部21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通过弯钩部12的内缘卡扣于圆形器皿2手持部21的上部外缘211且抵持部15抵顶于圆形器皿2手持部21的下部内缘212后,将支撑装置1的本体部11平放于地面上,从而能够将圆形器皿2竖立放置,节省空间的同时能够将圆形器皿2内的剩余水快速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9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