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弃物包装材料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9672.4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1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东;焦钰;郑飞;于平;黄海燕;王泽刚;郑晓慧;李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西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6***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弃物 包装材料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弃物包装材料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绿色、安全、环保的食品包材也成为市场的需求。生活中大量植物原料(如豆秆、豆荚、麦秆、土豆皮等)被随意丢弃,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对环境的破坏。本专利以农业废弃物为主料加以淀粉、纤维等材料共混进行改性,所有原料均可被生物降解。制备一种环境友好型,绿色可降解包装材料,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开辟新途径。现有技术中的农弃物包装材料制备装置,由于其设计的局限性,使得清洁脱脂的完成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设备无法完成农弃物的一次加工问题,利用设备可同时完成清洁脱脂、干燥灭菌、配方制备、成型加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弃物包装材料制备装置,包括上支架与下支架,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上部一侧的夹紧机构,所述上支架上部中段依次设置有轧丝机头,剥肋进刀及退刀机构,减速机,所述下支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机构,所述行走轮机构连接有电器系统,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内部中空,所述电器系统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有搅拌分散装置,所述搅拌分散装置连接有烘箱,所述烘箱连接有成型设备。工作中,物料置于中空部位,夹紧机构使得上下支架空隙很小,便于清洁脱脂,轧丝机头、剥肋进刀及退刀机构与减速机的配合运动,对植物废弃物进行反复的充分研磨,行走轮机构连接有电器系统,使得机器的运动更加方便。成型设备为模压机、注射机、挤出机和层压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轮机构还连接有供水系统,主要是针对植物废弃物的清洁,供水系统对其进行喷水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支架底部设置有固定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支架上部设置有手动进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利用清洁脱脂完成度很高;(2)本实用新型能完成从农弃物到包装材料的一次成型工作;(3)本实用新型简单易操作,能应用于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农弃物包装材料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
1上支架 2下支架 3轧丝机头 4剥肋进刀及退刀机构 5减速机 6手动进给机构 7下支架 8行走轮机构 9电器系统 10供水系统 11传送带 12进料口 13搅拌分散装置 14烘箱 15成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农弃物包装材料制备装置,包括上支架1与下支架7,设置于所述上支架1上部一侧的夹紧机构2,所述上支架1上部中段依次设置有轧丝机头3,剥肋进刀及退刀机构4,减速机5,所述下支架7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机构8,所述行走轮机构8连接有电器系统9,所述上支架1与下支架7内部中空,所述传送带11连接有进料口12,所述进料口12连接有搅拌分散装置13,所述搅拌分散装置13连接有烘箱14,所述烘箱14连接有成型设备15。
实施例2:一种农弃物包装材料制备装置,包括上支架1与下支架7,设置于所述上支架1上部一侧的夹紧机构2,所述上支架1上部中段依次设置有轧丝机头3,剥肋进刀及退刀机构4,减速机5,所述下支架7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机构8,所述行走轮机构8连接有电器系统9,所述上支架1与下支架7内部中空,所述行走轮机构8还连接有供水系统10,所述传送带11连接有进料口12,所述进料口12连接有搅拌分散装置13,所述搅拌分散装置13连接有烘箱14,所述烘箱14连接有成型设备15。
实施例3:一种农弃物包装材料制备装置,包括上支架1与下支架7,设置于所述上支架1上部一侧的夹紧机构2,所述上支架1上部中段依次设置有轧丝机头3,剥肋进刀及退刀机构4,减速机5,所述下支架7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机构8,所述行走轮机构8连接有电器系统9,所述上支架1与下支架7内部中空,所述下支架7底部设置有固定脚,所述传送带11连接有进料口12,所述进料口12连接有搅拌分散装置13,所述搅拌分散装置13连接有烘箱14,所述烘箱14连接有成型设备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西昌学院,未经成都大学;西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9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