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PET聚酯乙二醇蒸发系统中的余热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9266.8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9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君禾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F22B1/18;F23J15/06;F28D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何薇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pet 聚酯 乙二醇 蒸发 系统 中的 余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切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PET聚酯乙二醇蒸发系统中的余热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PET聚酯生产中,由于缩聚反应需要在高真空的条件下进行,尤其在缩聚反应后期,真空度需要80-120Pa,真空度的获得,是由常温乙二醇直接加入乙二醇蒸发器中,进行加热汽化,形成一定压力的乙二醇蒸汽,然后通过乙二醇蒸汽的高速喷射来引射气体,给乙二醇喷射泵提供动力,达到获取真空度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当常温乙二醇进入蒸发器后,乙二醇由常温升至汽化温度消耗能量较多;由于冷态乙二醇加入至高温乙二醇蒸发器中,容易造成蒸发器内部乙二醇温度变化大,引起乙二醇蒸汽压力波动,从而影响真空度,给正常生产造成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PET聚酯生产中的余热回用装置。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PET聚酯乙二醇蒸发系统中的余热回用装置,包括乙二醇蒸发器、乙二醇管道、乙二醇蒸气管道和热媒输送管道,乙二醇管道与乙二醇蒸发器的底部连接,乙二醇蒸气管道与乙二醇蒸发器的顶部连接,所述热媒输送管道与乙二醇蒸发器的内盘管进出口连接,乙二醇蒸发器下部的乙二醇管道上设有用于对乙二醇进行预热的换热器,换热器上设有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换热器的蒸汽进口连接烟气余热蒸汽发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换热器蒸汽进口处的蒸汽温度为145℃,所述换热器出口处的冷凝水温度为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乙二醇输送管道为DN25不锈钢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换热器为逆流套管式换热器,所述逆流管式换热器的外夹套为DN65碳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现有生产中的缺点进行改进,利用燃气锅炉余热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换热器预先将常温乙二醇加热,然后再加入至乙二醇蒸发器中,从而避免以上现有技术中两种不利因素的产生,达到降低能耗,稳定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PET聚酯乙二醇蒸发系统中的余热回用装置,包括乙二醇蒸发器1、乙二醇管道2、乙二醇蒸气管道3和热媒输送管道4,乙二醇管道2与乙二醇蒸发器1的底部连接,乙二醇蒸气管道3与乙二醇蒸发器1的顶部连接,所述热媒输送管道4与乙二醇蒸发器1的内盘管进出口连接,乙二醇蒸发器1下部的乙二醇管道2上设有用于对乙二醇进行预热的换热器5,换热器5上设有蒸汽进口6和冷凝水出口7,换热器的蒸汽进口6连接烟气余热蒸汽发生器8。
蒸汽进口6处的蒸汽温度为145℃,冷凝水出口7处的冷凝水为50℃,燃气锅炉排烟温度一般大于150-250℃,通过此余热加热烟气余热蒸汽发生器中的脱盐水,形成压力在0.32Mpa,温度在145℃左右的饱和蒸汽,利用此饱和蒸汽,通过逆流套管式换热器,对常温20℃乙二醇进行预热后,再加入乙二醇蒸发器中,而饱和蒸汽降为50℃的水排出。乙二醇输送管道为DN25不锈钢管,换热器为逆流套管式换热器,逆流管式换热器的外夹套9为DN65碳钢管。
实施例:若是两条产能为7500t/y聚酯切片生产装置,每小时给两条生产线需供应450Kg/h乙二醇蒸汽量,结合以上描述可以计算出:
一、换热面积计算为:
将流量450Kg/h的20℃乙二醇进行预热至120℃需要的热量为:
Q吸=M冷C平Δt
Q吸=450×(2.4+2.9)/2×(120-20)=119250KJ/H=33.1KW
T1=145,T2=50,t1=20,t2=120
T1- t2=145-120=20
T2- t1=50-20=30
ΔTm=(30-20)/(ln30/20)=24.69℃
换热面积A=Q吸/(K×ΔTm)
取K值为600W/m²℃换热效率为80%,则A=33100/(0.8×600×24.69)=2.8m²。
二、蒸汽消耗量计算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君禾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君禾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9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跨栏架
- 下一篇:应用于NS3并行仿真的网络分割优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