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量组织细胞块标本专用包埋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8799.4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普九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组织细胞 标本 专用 包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理处理产品,用于微量的细碎组织块、细胞团在进行石蜡包埋前进行的预处理过程,配合相关的设备与固定胶,将微量的组织块或细胞团形成块状标本,便于病理处理的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使用的专用包埋盒。
背景技术
目前,病理科收到的微量组织标本,如分散的细胞团、破碎的组织块等,对其进行病理切片诊断过程,因其分散程度高或组织太过细碎,不易进行石蜡包埋,且耗时长,导致多数的微量标本对病理科的处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过程。因此,对微量标本进行快速制备是目前病理科室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改进了现有的包埋盒及其使用方式。其应用可描述为:将采用到的微量组织块、细胞团等,吸取到专用包埋盒的配套直管中,通过离心作用将标本富集在配套直管的底部;弃去上清液后,加入固定胶后离心处理,此时固定胶会将组织或细胞块包裹成为一个块状胶体。此固定后的块状胶体与常规病理组织块的后续处理一致,病理科可以依照现有技术便捷的进行后续石蜡包埋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描述如下:专用包埋盒有盒盖、盒体、配套直管三部分组装成。其中盒盖为多孔结构,与常规包埋盒盖相似,可与盒体紧密结合成为一个闭合的结构;盒体为多孔结构,在盒体的底部,有一个圆台状凸起,用于与配套直管连接;配套直管为透明的塑料直管,可以与盒底的圆台状凸起通过物理扣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实现:直管底部与盒体凸起结构,通过扣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用于保存样本与固定胶;通过设定的温度和转速,可以通过离心作用将微量样本富集在直管与盒体凸起形成的闭合空间内,通过固定胶包裹,最终形成块状结构,样本富集不易分散,易于后期的病理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通过离心机与固定胶的共同作用下,将分散的标本通过专用的包埋盒形成一个块状结构;冷却后将配套直管直接掰取下来,胶体包裹的块状样本保留在配套的直管内部,通过其他器材,将块状样本捅出,放置于盒体的内部,盖上盒盖胡,可以按照正常的样本石蜡包埋操作流程进行浸蜡包埋切片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配套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包埋盒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装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装状态时的平视图。
图中:
A1、配套直管;A2、盒体;A3、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时:
将配套直管安装在盒体上,与圆台状结构连接;
将初步富集的微量标本放置在配套直管与盒体圆台状结构形成的密闭结构底部,加入液态固定胶体,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处理;
离心后冷却胶体,将配套直管从盒体上掰取下来,将胶体包裹的标本捅出,放置在盒体中,加盖盒盖,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包埋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普九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普九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8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剪试验试样制作模具
- 下一篇:改进型原位控制微波消解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