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防外破的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78318.X | 申请日: | 2017-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峰;张建生;王小军;夏新明;王斌;何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疆南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952 | 分类号: | G01N21/9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4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电 线路 防外破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辅助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防外破的检测装置,属于工程电学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导致在线路范围区域违章植树、建房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因此而引发的突发性和季节性架空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案例,其中施工作业车辆、机械的移动性强、随意性大,防范困难,外物入侵破坏已成为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大威胁和隐患之一。而目前的检测技术方法和设备装置主要是视频监控和图像处理,其成本太高导致无法大面积使用,而常规的电缆防盗报警系统则无法准确定位破损区域,所以设计开发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防外破的检测装置成为了当前的急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防外破的检测装置。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防外破的检测装置,包括电缆导线Ⅰ、滑动滚珠套、滑动滚珠、绝缘光滑套筒、支架杆、悬重绳、悬重球、发生器支撑架Ⅰ、集束激光发生器Ⅰ、发生器支撑架Ⅱ,集束激光发生器Ⅱ、电缆导线Ⅱ,所述滑动滚珠套与绝缘光滑套筒分别嵌套于电缆导线Ⅰ外部,绝缘光滑套筒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动滚珠套,滑动滚珠设置于滑动滚珠套内部,悬重球和绝缘光滑套筒通过悬重绳连接,发生器支撑架Ⅰ和发生器支撑架Ⅱ通过支架杆与绝缘光滑套筒连接,集束激光发生器Ⅰ与发生器支撑架Ⅰ连接,集束激光发生器Ⅱ与发生器支撑架Ⅱ连接,电缆导线Ⅱ位于集束激光发生器Ⅰ与集束激光发生器Ⅱ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其特征在于:电缆导线Ⅰ与电缆导线Ⅱ处于水平平行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其特征在于:滑动滚珠套与绝缘光滑套筒通过滑动滚珠作匀速运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其特征在于:悬重绳处于垂直于地平面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集束激光发生器Ⅰ与、集束激光发生器Ⅱ与电缆导线Ⅱ处于水平平行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过滑动滚珠带动滑动滚珠套与绝缘光滑套筒作匀速运动,进而保证整体装置亦作匀速运动,而悬重绳和悬重球可以使得装置在运行工作状态时整体中心不出现偏移,能保证检测效果,而集束激光发生器Ⅰ与和集束激光发生器Ⅱ在工作状态中分别对电缆导线Ⅱ进行集束激光照射,因为集束激光发生器Ⅰ与和集束激光发生器Ⅱ为平行正对应关系,当照射光线被电缆导线Ⅱ所遮挡,则信号消失,当出现电缆破损时,集束激光会出现相互抵消,造成光路冲抵,会影响集束激光发生器工作发光,被记录下来进而能准确判定破损位置和通过干扰程度判定破损程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多种天气条件情况下进行线路检测,大大优于现有装置只能在光线充足、无大风的条件下进行光学捕捉检测的方式。
(2)本装置能够准确定位电缆破损区域和破损程度,且成本极低。
(3)本装置能够重复循环使用,且检测效率大大优于目前现行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防外破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滚珠套及滑动滚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绝缘光滑套筒、悬重绳和悬重球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缆导线Ⅰ、2-滑动滚珠套、3-滑动滚珠、4-绝缘光滑套筒、5-支架杆、6-悬重绳、7-悬重球、8-发生器支撑架Ⅰ、9-集束激光发生器Ⅰ、10-发生器支撑架Ⅱ,11-集束激光发生器Ⅱ、12-电缆导线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疆南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疆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8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