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8230.8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7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忠厚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37/00;B05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6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管柱 水平 超声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然气开采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指主体以吸附、游离或溶解方式赋存于页岩及页岩储集层中所夹砂质、粉砂质泥岩地层中的天然气。由于页岩气通常储层在致密岩层内,开采难度大,成本高;从而通常需要采取水平井或者分支井等开采方式。
但是,现有的页岩气水平井作业方法通常存在不足之处:气井进入开采的中后期,地层出水严重,储气层压力下降,气体携液能力变差,井筒积液增加,影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甚至出现停产现象,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排水采液的方法进行开采,不能根据气井的积液量调整气体的携液量,导致积液越积越多,严重影响气井尤其是水平井的开采速度并降低页岩气的开采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根据气井的积液量调整气体的携液量的排水装置及排水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可以根据气井的积液量调整气体的携液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包括本体,本体设置为圆筒状,本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投放器,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换能器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有信号发生器、节能控制器、液面检测装置,信号发生器、节能控制器、液面检测装置均固定连接在本体上,超声波换能器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孔,液面检测装置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本体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第一进水孔处连接有进水管柱,进水管柱向超声波换能器内延伸,超声波换能器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连接第一进水孔的孔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本体上套设有打捞颈和卡瓦,卡瓦上固定连接有卡瓦箍。
液面检测装置内设置有探测器。
第一进水孔内设置有过滤网。
投放器与本体通过剪切销钉连接,超声波换能器与本体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信号发生器、节能控制器、液面检测装置均与本体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
打捞颈和卡瓦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套设在本体上。
超声波换能器内设置有多个超声波产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排水装置位于水平井段射孔处,对气藏渗流通道的清洗和解堵作用,有利于页岩气井近井地带的气体渗流;进水管柱的设置能够减少地层水进入超声波换能器的阻力,能够节约能源和降低采气成本;过滤网的设置,可以过滤掉地层水携带的地层颗粒和悬浮油等杂质,提高超声波雾化地层水的效率;可提高单井产能并有效延长页岩气水平井采气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进水管柱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进水管柱第二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进水管柱第三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进水管柱第四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进水管柱第五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投放器,2.剪切销钉,3.本体,4.打捞颈,5.卡瓦,6.卡瓦箍,7.超声波换能器,8.信号发生器,9.节能控制器,10.液面检测装置,11.通气孔;
71.第一进水孔,72.进水管柱,73.导流板,74.过滤网;
101.第二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管柱泄流的水平井超声雾化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本体3,本体3设置为圆筒状,本体3一端固定连接有投放器1,本体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换能器7,超声波换能器7通过导线依次连接有信号发生器8、节能控制器9、液面检测装置10,信号发生器8、节能控制器9、液面检测装置10均固定连接在本体3上,超声波换能器7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孔71,液面检测装置10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101,液面检测装置10内设置有探测器,本体3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11,第一进水孔71处连接有进水管柱72,进水管柱72向超声波换能器7内延伸,如图4所示,超声波换能器7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导流板73,导流板连接第一进水孔71的孔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忠厚,未经李忠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8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