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光伏组件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7201.X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2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鹤;徐兵;沈廉;宋梅;文斌;何正刚;陈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30/00 | 分类号: | H02S30/00;E04D1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组件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一体化光伏组件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利用中,太阳能的利用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源源不断的能源利用,兴修光伏建筑物便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为了节约场地的利用同时使得能源利用最大化,现多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当设计光伏车棚时,顶面的光伏组件在安装时需要考虑热胀冷缩,在设计相邻的光伏组件时需要预留10~20mm的安装间隙,这样的安装间隙会导致在下雨时光伏车棚漏水或进水,使得光伏车棚顶棚不具备防水功能,因此需要一种一体化的光伏组件防水结构,可直接用作光伏车棚顶棚。
申请号为20162083197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题为“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车棚”的结构,其具有防水能力,主要是在立柱组的上方设置倾斜的顶棚,顶棚底部铺设有轨道,轨道侧面卡合有阳光板,轨道上安装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组成的光伏阵列,相邻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之间设有中压块,光伏阵列的外侧设有侧压块;位于顶棚最低侧边缘下方设有檐沟,檐沟的一端有排水口,排水口与落水管的进水口相接,落水管的下部贴合同侧的第三立柱外表面并通至地面,该光伏车棚虽然也具有防水功能,但其使用了传统光伏车棚防水方法,在光伏组件的上侧另设了顶棚,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光伏组件防水结构,防水性能好,光伏组件可直接作为光伏车棚的顶部,施工快速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光伏组件防水结构,包括光伏组件和防水隔板,所述光伏组件呈多行多列倾斜设置,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预留有间隙,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固定在檩条上,所述光伏组件的周围设置组件边框,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列光伏组件和行光伏组件,同一列的列光伏组件之间的间隙处安装有横向防水隔板,同一行的行光伏组件间隙处安装有纵向防水隔板。
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防水结构可直接作为光伏车棚的顶棚,并在相邻行或列的光伏组件间隙处增设有防水隔板,解决了雨天光伏组件直接作为顶棚漏水的问题,使得光伏建筑一体化方案中的光伏顶棚具有防水防漏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0~45度。该倾斜角度不仅保证了光伏组件更好的收集太阳能,同时在雨天可以保证雨水由流水槽导流到低处流下。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防水隔板上设有自攻钉安装孔,所述列光伏组件的背板上设有背板孔,同一列的相邻列光伏组件与横向防水隔板之间构成横向流水槽。横向防水隔板与列光伏组件通过自攻钉连接在一起,横向流水槽和纵向流水槽共同构成光伏车棚顶棚的雨水导流槽。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防水隔板上设有密封垫,所述横向防水隔板的厚度为0.4~1mm。横向防水隔板与列光伏组件之间的贴合处增加密封垫,可增强两者的密封性能,有利于防水。
更进一步地,所述自攻钉安装孔为长圆孔。长圆孔方便在现场安装自攻钉时调节和释放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防水隔板和所述行光伏组件的背板上设有螺栓安装孔,同一行的相邻行光伏组件与纵向防水隔板之间构成纵向流水槽。纵向防水隔板与行光伏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防水隔板上设有密封垫,所述纵向防水隔板的厚度为0.4~1mm。纵向防水隔板与行光伏组件之间的贴合处增加密封垫,可增强两者的密封性能,有利于防水。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防水隔板的边缘与所述组件边框的一边用自攻钉连接。在边组件边框中打入自攻钉并穿透,破坏组件边框的氧化膜,自攻钉、防水隔板均为金属导电的,可使组件与组件之间的边框形成有效的串联导电体,方便组件接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横向防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纵向防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设密封垫的防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7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关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贴膜机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