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复位式脚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5907.2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先威;张发军;张烽;黄鹏;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7/02 | 分类号: | A63B27/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焦磊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脚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电线杆上作业的攀登工具,具体地指一种自复位式脚扣。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在水泥电线杆或木制电线杆上作业时,必须采用登高工具来方便作业,因此脚扣是必不可少的的登高工具,但因为电线杆的材质不同,需采用不同的登高工具,因此传统的脚扣工具有圆管脚扣和三角形脚扣,这两种脚抠在电线杆上上下移动作业时,操作不方便且需要费很大的力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复位式脚扣,使得电力行业工作人员在电线杆上登杆时,可以在电线杆上轻松地上下移动,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复位式脚扣,包括踏板和与踏板的踏板座固定连接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两组夹臂,每组夹臂包括依次铰接连接的近端夹臂、中端夹臂和远端夹臂;
所述踏板座内设有第一定滑轮,所述支座内设有第二定滑轮,所述近端夹臂内设有第三定滑轮,所述中端夹臂内设有第四定滑轮,所述远端夹臂内设有盘簧;钢丝绳一端与踏板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并与设于远端夹臂内的盘簧连接;
所述近端夹臂、中端夹臂和远端夹臂彼此铰接连接的位置内还设有扭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踏板安装于踏板座内,所述踏板座侧面和顶面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定滑轮通过定位轴安装于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支座、近端夹臂、中端夹臂和远端夹臂内均开设有槽,所述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和盘簧均通过定位轴分别安装于其所对应的槽内。
优选地,所述近端夹臂、中端夹臂和远端夹臂彼此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扭力弹簧安装于销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圆管脚扣或三角形脚扣不仅能够轻松的爬上水泥或木制电线杆,并且能方便地使人在电线杆上上下移动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解决了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在电杆上作业时攀登电线杆的困难。
(2)可以使工作人员快捷、方便地登上电线杆。
(3)方便了工作人员在电线杆上上下灵活的移动。
(4)自复位式脚扣使用方便,并且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自复位式脚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夹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夹臂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踏板和踏板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踏板1、踏板座1.1、第一定滑轮1.2、凹槽1.3、支座2、第二定滑轮2.1、夹臂3、近端夹臂3.1、第三定滑轮3.1.1、中端夹臂3.2、第四定滑轮3.2.1、远端夹臂3.3、盘簧3.3.1、销轴3.4、钢丝绳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复位式脚扣,包括踏板1和与踏板1的踏板座1.1固定连接的支座2,所述支座2上设有两组夹臂3,每组夹臂3包括依次铰接连接的近端夹臂3.1、中端夹臂3.2和远端夹臂3.3;
所述踏板座1.1内设有第一定滑轮1.2,所述支座2内设有第二定滑轮2.1,所述近端夹臂3.1内设有第三定滑轮3.1.1,所述中端夹臂3.2内设有第四定滑轮3.2.1,所述远端夹臂3.3内设有盘簧3.3.1;钢丝绳4一端与踏板1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4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1.2、第二定滑轮2.1、第三定滑轮3.1.1和第四定滑轮3.2.1,并与设于远端夹臂3.3内的盘簧3.3.1连接;这样,踩踏踏板1可以拉动盘簧3.3.1,使得中端夹臂3.2和远端夹臂3.3转动,而盘簧3.3.1也可以使得钢丝绳4收缩或伸长,从而形成复位联动装置;
所述近端夹臂3.1、中端夹臂3.2和远端夹臂3.3彼此铰接连接的位置内还设有扭力弹簧。这样当脚松开踏板1,依靠扭力弹簧可以使得夹臂3自动张开复位。
优选地,所述踏板1安装于踏板座1.1内,所述踏板座1.1侧面和顶面均设有凹槽1.3,所述第一定滑轮1.2通过定位轴安装于凹槽1.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5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