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置安全加密芯片的生物识别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5869.0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8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欢;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荆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6K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安全 加密 芯片 生物 识别 摄像头 模组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和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安全加密芯片的生物识别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自电脑诞生之日起,人们会把一些重要信息保存在其中,像照片、视频等资料,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兴起,人们对于安全方面的意识逐渐提升。智能手机除了加入自家安全软件外,不仅连开机自动启动项和一些系统权限交由用户管理,主要涉及到手机解锁、文件系统权限隐私保密及安全支付等方面;还衍生出一系列保密措施,例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技术。
在生物技术里,主要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静脉识别和虹膜识别等五大方面。目前指纹识别技术成熟,已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上,由于每个指纹都有几个独一无二可测量的特征点,每个特征点都有大约七个特征,一个人十个手指产生至少4900个独立可测量的特征,通过从员抽取特征值就可进行认证;但是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或工作中,若出现有丝豪破损或者干湿环境下、沾有异物等情况下就会造成无法识别,所以指纹识别并不适用每一个人。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存储是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为主,即数字或特定代码,安全性有所打折;如果出现换个发型或者画个妆都有可能无法识别。声纹识别成本低廉、获取便捷,但适用要求严格,如在嘈杂环境、混合说话、或者随着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情绪等影响而变化。静脉识别或者视网膜相当,在其拒真率低于万分之一的情况下,其识假率可低于十万分之一;但它同样有着难以规避的缺点,所以市场上运用并不高。相对于以上的生产识别技术,虹膜识别的误识率和拒真率已经达到零几率的识别水平,并且它属于非接触式的识别,方便高效;虹膜是每个人特有的,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安全等级是目前最高的。当前中国移动购物市场规模已达万亿级,一直指纹无法满足安全性和便利性,虹膜识别将成为未来的主角。
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摄像头模组便是硬件技术的基础之一,是光学成像的关键部件。目前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的摄像头模组,通常只是作为拍摄使用,因此摄像头模组只需要将光线通过镜头进入内部,到达图像感光芯片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内部ADC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传输到DSP上进行图像加工处理,最后换成RGB、YUV等模式输出。因此传统的摄像头模组是不具备安全认证功能,只是做图像数据处理而已。如果需要进行安全认证的话,需要在终端上配置安全芯片及其认证的配置文件等,因此安全认证的技术通常只掌握在各个终端上,从而影响安全技术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置安全加密芯片的生物识别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识别摄像头模组,同时具备光学影像处理和生物识别功能。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置安全加密芯片的生物识别摄像头模组,包括:线路板,封装在所述线路板第一区域的图像感测器芯片,以及封装在所述线路板第二区域的安全加密芯片;所述图像感测器芯片与所述安全加密芯片在所述线路板上进行电性连接;
所述生物识别摄像头模组还包括: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用于对位于所述线路板第一区域的图像感测器芯片进行封装;
所述安全加密芯片内置有预设的生物识别固件,所述安全加密芯片用于根据其内置的预设的生物识别固件对所述图像感测器芯片采集的图像进行相应的生物特征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座、镜头和滤光片;
所述镜头嵌入在所述镜座中,所述镜头正对所述线路板上的图像感测器芯片;
所述滤光片嵌入在所述镜座中,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镜头与所述图像感测器芯片之间;
其中,所述滤光片为具有红外截止功能和/或红外窄带通过功能的滤光片。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识别摄像头模组以固定对焦模式和/或自动对焦模式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加密芯片采用SOT23、SOIC、TSSOP和UDFN中的任意一种封装方式封装在所述线路板的第二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加密芯片通过SDA、VCC和GND三个管脚或SDA、SCL、VCC和GND四个管脚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感测器芯片为RGB、RGBW、RGBIR或BW模式的COMS图像感测器芯片,以实现对彩色、黑白或者混合图像的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生物识别固件包括:虹膜识别固件、视网膜识别固件、眼纹识别固件、人脸识别固件和静脉识别固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荆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荆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5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流量阀和用于调节阀加载腔的流速的装置
- 下一篇:流体控制装置的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