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5026.0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8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姜校顺;范会博;张巽;肖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93 | 分类号: | G02B6/2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滤波器。
背景技术
光滤波器是利用光学元件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透过率来进行光滤波的光器件。光滤波器在光信息处理系统、光纤通信及传感以及精密光学测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利用光滤波器可以实现稳频以及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系统的信道选择、上下话路、复用/解复用等功能。随着集成光子学的快速发展,对能够实现片上光存储、光通信、光调制等功能的光子芯片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光滤波器就是其中关键的元件。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传统的棱镜型、干涉型及衍射型滤波器。棱镜型滤波器利用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从而使不同频率的光具有不同偏折角进而实现滤波功能。但棱镜为块状元器件,且带宽较宽,不能用作窄带滤波器。干涉型及衍射型光滤波器对薄膜工艺制备及光栅制备要求较高,且体积相对较大,滤波带宽相对较宽。上述类型的光滤波器难以适应未来高速、大容量光传输的发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滤波器,针对现有技术中光滤波器存在的难易集成、无法实现窄带滤波的缺点,利用微腔结构、微光纤结构和吸光性薄膜构成的耦合系统,实现了光滤波器,所述光滤波器易于集成,且所述滤波器带宽可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滤波器,包括:
微腔结构、微光纤结构、至少一层吸光性薄膜以及调节结构;
所述调节结构分别与所述微腔结构、所述微光纤结构和所述吸光性薄膜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吸光性薄膜与所述微腔结构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微光纤结构与所述微腔结构之间的距离;
所述微腔结构呈环形设置,所述微光纤结构位于环形的所述微腔结构所在平面内,与所述微腔结构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微腔结构耦合,且所述微光纤结构的光输出端的功率达到最小功率值;
所述吸光性薄膜沿垂直于环形的所述微腔结构所在平面的方向,与所述微腔结构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微腔结构耦合,用于根据与所述微腔结构之间的距离,调节所述光滤波器的带宽。
进一步地,所述吸光性薄膜包括石墨烯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微腔结构的品质因子的范围是[104-108]。
进一步地,所述微光纤结构的直径的范围为[0.5μm-2μm]。
进一步地,所述光滤波器的滤除比例大于80%。
进一步地,所述光滤波器的带宽调节范围为[116.5MHz-2.2GHz]。
进一步地,所述吸光性薄膜的直径大于所述微腔结构的主直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滤波器,通过设置光滤波器包括微腔结构、微光纤结构、至少一层吸光性薄膜以及调节结构;使调节结构分别与微腔结构、微光纤结构和吸光性薄膜连接,用于调节吸光性薄膜与微腔结构之间的距离,以及微光纤结构与微腔结构之间的距离;使微腔结构呈环形设置,微光纤结构位于环形的微腔结构所在平面内,与微腔结构相对设置,并与微腔结构耦合,且微光纤结构的光输出端的功率达到最小功率值;使吸光性薄膜沿垂直于环形的微腔结构所在平面的方向,与微腔结构相对设置,并与微腔结构耦合,用于根据与微腔结构之间的距离,调节光滤波器的带宽。即通过设置微光纤结构的光输出端的功率为最小功率值,以实现滤波功能,且通过调节吸光性薄膜与微腔结构之间的距离,实现对光滤波器带宽的调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光滤波器存在的难易集成、无法实现窄带滤波的缺点,实现了光滤波器,光滤波器易于集成,且滤波器的带宽可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微腔结构的品质因子随吸光性薄膜与微腔结构之间的距离变化图;
图4为光滤波器的带宽随微腔结构的品质因子的变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滤波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5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光纤熔接的热熔管
- 下一篇:准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