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料齿轮及采用该进料齿轮的3D打印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4315.9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崇辉 |
主分类号: | B29C64/321 | 分类号: | B29C64/321;B29C64/106;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育增 |
地址: | 523702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料 齿轮 采用 打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进料齿轮及采用该进料齿轮的3D打印笔。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与此同时, 3D打印技术也以更多种类产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3D打印笔则是其中一种。与3D打印机通过机械臂带动打印喷头的移动实现3D打印不同的是:3D打印笔由人工手动操控,3D打印笔可以根据人的意愿来实现立体作画,也就是说,用户仅仅需要通过传统的画笔操作就能够在普通环境下绘制立体图案。
现有的3D打印笔的进料装置直接采用滚轮与齿轮配合的方式,然而,由于齿轮的结构不合理,造成齿轮推力过小,容易造成卡料的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大摩擦力的进料齿轮及使用该进料齿轮的3D打印笔。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进料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及连接于齿轮本体周缘的若干啮合部,齿轮本体上的啮合部呈环形排列,两相邻啮合部之间形成一齿槽,所述啮合部的横截面积由内到外逐渐变小,啮合部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倾斜面,所述啮合部的外侧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及侧壁形成接触面。
一种3D打印笔,包括齿轮组、进料齿轮、驱动装置及进料滚轮,所述驱动装置和进料齿轮之间通过齿轮组进行连接,所述进料齿轮与进料滚轮之间形成一进料缝隙,所述进料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及连接于齿轮本体周缘的若干啮合部,齿轮本体上的啮合部呈环形排列,两相邻啮合部之间形成一齿槽,所述啮合部的横截面积由内到外逐渐变小,啮合部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倾斜面,所述啮合部的外侧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及侧壁形成接触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导屑部,每一所述导屑部对应装设于一齿槽内,所述导屑部的外侧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其中,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均为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本体的宽度与啮合部的宽度等长,所述导屑部的宽度小于啮合部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进料齿轮的啮合部上设置凹槽,带凹槽的进料齿轮可以运用在3D打印笔上或者其它用于齿轮进料的产品上。送料时,线材的一侧卡入凹槽内,使线材与凹槽的接触面充分接触,藉此增大进料齿轮与线材之间的摩擦力及推力,从而有效地使线材更畅顺地从设备上送出或被挤出,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3D打印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为不同的凹槽开口宽度的进料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笔,用于绘制立体图,该 3D打印笔包括壳体、控制模组、驱动装置10、齿轮组20、进料齿轮30及进料滚轮40,所述控制模组、驱动装置10、齿轮组20、进料齿轮30及进料滚轮40 装设于壳体内,所述驱动装置10和进料齿轮30之间通过齿轮组20进行连接,所述进料滚轮40设置于进料齿轮30的一侧并枢接于壳体上,所述滚轮可以在壳体上自由转动,所述进料齿轮30与进料滚轮40之间形成一进料缝隙。
所述进料齿轮30包括齿轮本体31及连接于齿轮本体31周缘的若干啮合部32,齿轮本体31上的啮合部32呈环形排列,齿轮本体31的宽度与啮合部的宽度等长,两相邻啮合部32之间形成一齿槽34,所述啮合部32的横截面积由内到外逐渐变小,啮合部32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倾斜面,所述啮合部32的外侧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33,所述凹槽33的底壁及侧壁形成接触面。可以理解地,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3开口的大小可以根据线材50的大小进行调整(如图2、图3所示)。
较佳地,所述进料齿轮30还包括若干导屑部35,每一所述导屑部35对应装设于一齿槽34内,所述导屑部35的外侧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面351及第二侧面352,其中,第一侧面351、第二侧面352均为倾斜面。
工作时,线材50穿设于进料缝隙内穿过并夹设于进料齿轮30与进料滚轮 40之间,线材50的一侧卡入凹槽33内与整个接触面相互抵顶,所述驱动装置 10通过齿轮组20间接带动进料齿轮30转动,进料齿轮30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接触面与线材50的磨擦力,带动线材50向前送料,在进料过程中,由刮料、压料等原因所产生的粉末(料屑)掉落在导屑部35上,并从导屑部35的侧面导出,防止齿槽34内堆积料屑,造成卡死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崇辉,未经张崇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4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平台调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进料进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