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枣收集除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3469.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5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芳;张秦龙;鲁思瑞;赵斌;张衡;徐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51/00 | 分类号: | A01D51/00;B07B4/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9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枣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枣收集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红枣,又名大枣。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在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红枣为温带作物,适应性强,主要分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区。
以陕北为例,收获季节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目前采用人工打枣的方式,在一粒粒去捡拾掉落在地上的枣子。收枣过程中90%的时间和多数劳动者都用在捡枣作业中,人工捡枣效率低,反复起立、弯腰或蹲下,劳动量大;在陕北佳县有的家庭每年红枣产量达到五六万斤,大量的红枣到收获季节时,收获时间集中,劳动者非常辛苦。地形不平坦枣子容易滚落别处,捡拾不便或不能捡拾;有时遇上下雨天,未及时捡拾的成熟枣子会腐烂,诸多因素导致红枣整体收入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枣收集除杂装置,适用不同生长条件的枣树,在人工打枣作业过程中,实现红枣的高效收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枣收集除杂装置,包括机架、收集网、进料口和出料斗,所述机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收集网的底部开孔与进料口连通,进料口下方机架内设置出料斗,出料斗一端伸出机架。
所述出料斗顶部为斜坡,且斜坡的最高端位于进料口正下方,出料斗伸出机架的一端连接有出料板,出料板的末端低于出料板的连接端。
所述出料斗上设置有传送带。
所述传送带用柴油机或人工驱动。
所述机架一侧开设有进风口,与进风口相对的机架另一侧开设有出杂口,进风口与出杂口之间为红枣下落路径,进风口连接风扇或鼓风机,风由进风口入经过红枣下落路径从出杂口出。
所述收集网用倒伞骨状支撑架支撑,支撑架包括布置成倒伞骨状起径向支撑作用的支撑杆、位于支撑杆顶部的第一周向架圈以及位于支撑杆底部第二周向架圈,所述第一周向架圈直径大于第二周向架圈,第二周向架圈为收集网的底部开孔。
所述第二周向架圈固定在进料口内,且两者间隙配合。
所述机架底部安装两个支腿和一只行走轮,支腿顶端与机架铰接,支腿为采用螺栓紧固的伸缩杆,机架顶部两侧安装手推杆,手推杆和支腿设置于机架后端,行走轮设置于机架前端。
所述机架底部安装四只行走轮。
所述收集网为倒锥形结构设计,收集网由若干扇形片拼接而成,相邻两扇形片之间通过拼接拉链实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部设置有收集网对枣树掉落的红枣进行收集,具有非常高的收集率,极大程度的提高打枣效率,节省人力及劳动时间。
进一步的,出料斗顶部为斜坡的最高端位于进料口正下方,出料斗伸出机架的一端连接出料板,出料板的末端低于出料板连接端,红枣经进料口落入在出料斗顶部即可沿着斜坡滚至出料板。
进一步的,出料斗上设置有传送带,用于传送带进行红枣的传送可以避免红枣之间碰撞,减少损伤,提高了采收红枣的质量。
进一步的,进风口与出杂口相对设置,风由进风口入经过红枣下落路径从出杂口出,在不影响红枣下落路径的情况下,将杂物吹出。
进一步的,倒伞骨状支撑架保证收集网在收枣过程中稳定,收集网底部开孔使落入其中的红枣直接进入机架,实现红枣收集。
进一步的,第二周向架圈固定在进料口内,且两者间隙配合,使支撑架安装拆卸方便。
进一步的,机架底部安装两个支腿和一只行走轮,支腿顶端与机架铰链接,支腿可以收起或者放下,支腿为采用螺栓紧固的伸缩杆,调节支腿伸缩杆的长度,可以适用不同地形,机架顶部两侧安装手推杆,手推杆和支腿设置于机架后端,行走轮设置于机架前端,在需要的时候收起支腿手推移动。
进一步的,机架底部安装四只行走轮,不需要将机架后端抬起来,只需要推或者拉即可移动。
进一步的,收集网采用倒锥形结构设计,使红枣落下后集中进入机架内,收集网由若干扇形片拼接而成,相邻两扇形片之间通过拼接拉链实现连接,扇形片的拆分合并操作方法简单,而且可以调节收集网的大小,进而适用于树冠大小不同的枣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集网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3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毁伤摘柿子器
- 下一篇:一种自走式三七红籽采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