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羽毛球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2298.5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0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潘孜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孜霖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A63B49/08;A63B102/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25039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毛球拍。
背景技术:
目前,羽毛球拍大都采用一体设计,由于羽毛球拍长度较长,因此进行户外游玩时通常携带不便,现有的可以进行折叠使用的羽毛球拍在折叠接口部分大都采用铰接的形式实现,固定起来不够牢固,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折叠接口断开的情况,影响正常的运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羽毛球拍,它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拍框和中管卡接的形式,在进行携带时,可将拍框和中管拆开,使得长度缩短,便于携带,当需要使用时,将拍框和中管卡接在一起,固定牢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开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羽毛球拍,包括拍框和通过卡固机构与拍框卡接在一起的中管,在中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在拍框与中管的连接端设有一固定盲孔,在固定盲孔的内侧壁上沿固定盲孔的深度方向设有卡槽,在固定盲孔的内侧壁上沿固定盲孔的圆周方向设有旋转槽,在旋转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孔,在固定孔内活动设有开启杆,开启杆的内端延伸至固定孔内,另一端伸至拍框的外侧,在拍框外侧的开启杆上包裹有弹性包覆层,弹性包覆层的内侧与开启杆的端部相连;在中管的与拍框相连接的端部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在卡块上设有球形固定块,在与球形固定块位置相对的卡块上设有凹槽,球形固定块通过弹簧固定在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采用拍框和中管卡接的形式,在进行携带时,可将拍框和中管拆开,使得长度缩短,便于携带,当需要使用时,将拍框和中管卡接在一起,固定牢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拍框的卡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管的卡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拍框,2、中管,3、手柄,4、固定盲孔,5、卡槽,6、旋转槽,7、固定孔,8、开启杆,9、弹性包覆层,10、卡块,11、凹槽,12、弹簧,13、球形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中所示,一种羽毛球拍,包括拍框1和通过卡固机构与拍框1卡接在一起的中管2,在中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手柄3,在拍框1与中管2的连接端设有一固定盲孔4,在固定盲孔4的内侧壁上沿固定盲孔4的深度方向设有卡槽5,在固定盲孔4的内侧壁上沿固定盲孔4的圆周方向设有旋转槽6,在旋转槽6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孔7,在固定孔7内活动设有开启杆8,开启杆8的内端延伸至固定孔7内,另一端伸至拍框1的外侧,在拍框1外侧的开启杆8上包裹有弹性包覆层9,弹性包覆层9的内侧与开启杆8的端部相连;在中管2的与拍框1相连接的端部设有与卡槽5相配合的卡块10,在卡块10上设有球形固定块13,在与球形固定块13位置相对的卡块10上设有凹槽11,球形固定块13通过弹簧12固定在凹槽11内。
在进行组装时,将中管上的卡块10对准卡槽5,插入卡槽5内,旋转中管2,使得卡块10沿着旋转槽6进行旋转,直到卡块10上的球形固定块13固定在固定孔7内后,即可实现中管2与拍框1的连接。
当需要进行拆开时,按下开启杆8,开启杆8深入固定孔7内,将球形固定块13从固定孔7中推出,在推出的同时旋转中管2,直到卡块10与卡槽5对准,即可将中管2从拍框1上取下。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孜霖,未经潘孜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2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