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合省力的晴雨伞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1886.7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4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冯世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世栋 |
主分类号: | A45B9/02 | 分类号: | A45B9/02;A45B25/00;A45B25/02;A45B25/08;A45B25/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金杭 |
地址: | 61001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省力 晴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伞的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合省力的晴雨伞。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晴雨伞,一般分为电动自动伞和手动自动伞,电动自动伞利用电力实现自动开伞和闭伞的功能,多次使用后需要充电或更换电池,如果在室外使用电量突然耗光时,无法打开或闭合伞面,对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成制造和使用本较高。
手动自动伞利用弹簧实现自动开伞或闭伞功能,开伞或闭伞后弹簧释放能量,但是收伞或开伞时需要用力下压或上推上巢,才能使伞回复到使用前即弹簧形变前的状态,便于下一次开伞操作,该过程需要耗费较大的外力,操作比较费力,很多时候还需要双手操作,而且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伞面的反弹,对人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安全性能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省力、使用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的开合省力的晴雨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合省力的晴雨伞,包括伞面、用于支撑伞面的伞骨、伞杆及用于控制伞面开合的开关结构,所述伞杆内设有与伞杆配合用于防止伞面收缩的限位结构,还包括旋转体和锁扣,于开伞后,该锁扣可与旋转体形成限位配合使得伞面和旋转体同步转动;所述伞杆内设有用于储存伞面开合所需能量的储能机构,该储能机构和旋转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体,于伞面和旋转体同步转动时,该第一连接体带动储能机构产生形变处于储能状态。
上述为折叠自动伞结构,按动开关结构,伞面自动打开至完全撑开后,伞骨与转动结构相连的端部弯折形成的锁扣与旋转体形成可断开的机械联锁,握住伞柄旋转伞后,旋转体随着伞面单向转动,缠绕在旋转体上的第一连接体可以拉动储能机构产生形变,直至开伞前的形变程度;此时只需按压开关,将伞杆中防止伞杆收缩的限位结构推离限位位置后,伞骨上因开伞而拉伸弹簧即开始收缩,推动下巢往远离上巢,伞面开始收拢,此时伞杆也会由于有连接下巢和伞底的拉线的拉动而收缩,直至伞完全收拢。此过程不需用双手收伞,大大减少了使用者为了收伞所耗费的体力,操作也更为简便。再次开伞时储能机构可以释放能量打开伞面,并能重复上述收伞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套接的伸缩杆,该伸缩杆和伞杆之间通过一第一弹性件相连,伸缩杆上设有限位凸部,所述杆体上设有于伞杆伸长时用于卡设该限位凸部的开槽。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机构包括一端与伞杆相连的弹性件、连接于弹性件另一端的连接座及用于限制弹性件处于储能状态的卡扣,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可与卡扣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连接于伞杆端部的伞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伞柄侧壁相连的联动杆、用于推动卡扣脱离卡槽的第一推部、用于推动限位凸部脱离开槽的第二推部及至少部分突出于伞柄的按压部。
为了避免缠绕在旋转体上的第一连接体被储能机构形变的力量拉动而从旋转体上解开缠绕,即为了实现旋转体的单向运动,进一步的,所述伞杆顶端设有伞帽和转动结构,该伞帽上设有棘爪,所述转动结构上设有与该棘爪配合的棘齿结构,所述棘爪和棘齿结构配合实现伞面和旋转体的单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伞杆上设有用于放置旋转体的安置台,该安置台上设有供连接体穿过的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开合省力的晴雨伞,包括伞面、用于控制伞面的伞骨、用于控制伞面开合的开关结构、伞杆、用于储存开伞所需能量的储能机构、旋转体及锁扣,于伞面撑开时,该锁扣可与旋转体形成限位配合使得伞面和旋转体同步转动;所述储能机构和旋转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体,于伞面和旋转体同步转动时,该第一连接体带动储能机构产生形变处于储能状态。
上述为直骨伞结构,按动开关结构,伞面自动打开至完全撑开后,伞骨与转动结构相连的端部弯折形成的锁扣与旋转体形成可断开的机械联锁,握住伞柄旋转伞后,旋转体随着伞面单向转动,缠绕在旋转体上的第一连接体可以拉动储能机构产生形变,直至开伞前的形变程度;此时只需按压开关,将伞杆中防止伞杆收缩的限位结构推离限位位置后,伞骨上因开伞而拉伸弹簧即开始收缩,推动下巢往远离上巢,伞面收拢。再次开伞时储能机构可以释放能量打开伞面,并能重复上述收伞过程。此过程不需用双手收伞,大大减少了使用者为了收伞所耗费的体力,操作也更为简便。上述结构通过较小的外力就能实现伞面的收拢,不会发生电动自动伞的突然耗尽电源失效的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有发条的齿轮,所述储能机构和该齿轮之间设有第三连接体。发条可以限制齿轮的转动角度,实现齿轮的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世栋,未经冯世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1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电筒雨伞
- 下一篇:一种利用密码控制雨伞开启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