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功能储粮害虫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1727.7 | 申请日: | 201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0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余汉印;张学东;王禄春;冯冲;申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良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功能 害虫 诱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储粮害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粮食在仓库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粮堆各处害虫发生情况,以确定粮食害虫的种类、虫态、数量等,通过监测害虫种群动态,来决定采取何种防治措施,目前储粮害虫诱捕主要采用传统方法,受时间、空间、强度、效率、成本等影响,传统法存在诸多不足:
1.诱捕方式及部位单一。传统的深层诱捕或者是表面诱捕,均不能实现表层诱捕。而正常储粮的生虫发热也恰恰多从粮堆上层开始,表层滋生害虫机率较大。实现一种表层诱捕装置极为必要。
2.样检功能不足。传统的诱捕器,是人工法取样目测是否有虫时效差,费时费力且不便。
3.操作使用不便。深层诱捕,线管不便于埋藏在粮堆内部;若利用负压取样进行表层取样时,其吸管只能留在粮面上,不便粮面压膜密闭,也影响美观。因取样头径过大,无法从常规的粮食取样管中预埋,也没有预留取出线绳,不利于从粮堆中取出,操作极为不利。
4.安装不科学。其诱捕器检测部分的取样头、底锥等构件组装是采用插扣法,使用中极易脱落,造成诱捕失效。
5.结构不合理。其诱捕装置上部诱捕管直径25mm,可下部取样管直径约35mm之多,插管和取管的实际操作不便。
6.未实现信息诱捕。因传统的诱捕装置多为利用害虫习性的一种自然诱捕 方式,没有设计盛放信息素或引诱剂的装置,只能实现自然法诱捕害虫,诱捕效果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储粮害虫诱捕装置,可以以低廉的成本和优秀的效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一种新型多功能储粮害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拉绳(1)、顶盖(2)、诱捕管(3)、储样杯(4)、储检管(6)和底锥(8);
所述诱捕管(3)、储检管(6)和底锥(8)依次顺序连接,所述诱捕管(3)的壁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诱捕孔,用于害虫进入;
所述储样杯(4)设置于所述储检管(6)内部;
所述牵拉绳(1)的一端穿过所述顶盖(2)设置于所述储样杯(4)的内部,用于将所述储样杯(4)内的害虫取样吸出。
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绳(1)由抽样气管、钢丝绳,定绳垫、铝夹头组成,所述抽样气管和钢丝绳通过聚乙烯材料经高温热熔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取样喙,所述取样喙(7)设置于所述储样杯(4)内部,所述取样喙(7)上部有两个进虫孔和一个抽虫孔,所述取样喙(7)的上部下表面有斜半圆腔,所述牵拉绳(1)的一端通过所述取样喙(7)上部的抽虫孔设置于所述取样喙(7)中。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喙(7)下部设置有弧形腔;所述取样喙(7)下部与所述取样喙上部的斜半圆腔平滑过渡,围成一个无缝对接空间;所述取样喙(7)下部下表面有一小孔,与所述底锥(8)内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样杯(4)的侧壁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虫孔。
进一步地,所述储样杯(4)还设置有统计装置,用于统计所述牵拉绳(1)从所述储样杯(4)中吸出的害虫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统计装置为计数器(9)或者摄像机(10)。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2)由锁紧帽、橡胶塞和转接帽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绳(1)与所述顶盖(2)为过盈配合,与所述储样杯(4)为间隙配合,与所述取样喙(7)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检架(5),所述储检架(5)设置于所述储检管(6)内,所述储检架(5)和所述取样喙(7)与所述储检管(6)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诱捕管(3)、所述储检管(6)和所述底锥(8)之间通过大小相同的螺纹连接;所述顶盖(2)与所述诱捕管(3)的配合螺纹长度和所述诱捕管(3)与所述储检管(6)的螺纹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还包括三通节(13)和诱捕盖(12),所述三通节(13)设置于所述诱捕管(3)的一端,其上设置有诱捕盖(12)。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可全方位诱捕。可以在实现了表层诱捕的同时,通过构件互换装配可组装成深层诱捕和表面诱捕,完全满足对粮堆不同部位的害虫进行有效诱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良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良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1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储粮害虫诱捕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茶树种植用害虫诱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