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矩形沉淀池改造的污水处理膜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1202.3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5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力;阎怀国;徐向东;王砚;杨磊;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成都市新蓉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沉淀 改造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矩形沉淀池改造的污水处理膜池。
背景技术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它严重影响着环境,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现阶段,大量的污水外排,给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作造成较大的负担,急需要进行改进,以满足更大的需求。
目前,污水的水处理工艺大部分仍采用常规的处理,其中包括预处理、生物池、沉淀池、消毒等程序,现状污水处理厂较多采用该工艺。由于无法新征土地,采用该种工艺的现状污水厂较难满足日益增加的污水处理需求以及提高出水水质的提标改造要求,为满足处理水量及提高出水水质的需求,而将沉淀池改造为膜池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如何设置膜池结构,使其在原有构筑物大小下,提高水处理效率,是当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现有的改造工艺中,由于布水等诸多问题不能解决,必须将现有沉淀池拆除重建;增加了改造成本的同时,还延长了改造时间,给污水处理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矩形沉淀池改造的污水处理膜池,可以实现在原有构筑物上进行改建,避免拆除原有构筑物,延长工期且增加成本,同时提高污水处理规模,避免布水不均匀以及膜污染,减少运行成本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矩形沉淀池改造的污水处理膜池,包括膜池墙体;所述膜池墙体内被分隔成好氧区、膜区、污泥回流渠以及进水渠;
所述好氧区位于两个膜区的中间,且好氧区与膜区通过第二隔墙隔开,所述第二隔墙上设有进水口;
两个膜区的外侧均设有污泥回流渠,且膜区内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排到对应的污泥回流渠;
所述好氧区被墙体分隔成若干个;每个好氧区各自对应若干组膜装置;
所述进水渠包括进水总渠以及与进水总渠连通的若干进水分渠;所述进水总渠位于膜区的外侧,每个好氧区对应一进水分渠,且进水分渠在对应好氧区的位置设有布水口。
进一步,所述进水总渠有两条,分设在两个膜区的外侧,在同一好氧区内,两条进水总渠与同一进水分渠连通。
进一步,所述进水总渠分别位于同侧污泥回流渠的下方。
进一步,相邻的膜装置之间均设有第一隔墙;一个好氧区两侧各对应两组膜装置。
进一步,各组膜装置所在空间内均设有与污泥回流渠连通的污泥回流分渠。
进一步,每组膜装置所在池体均通过管道与总气管连通;且所述总气管设置在好氧区上方,两个膜区各自对应一个总气管。
进一步,每组膜装置所在池体均通过管道与总除臭管连通;且所述总除臭管设置在好氧区上方,两个膜区各自对应一个总除臭管。
进一步,每组膜装置各自设有一个产水管,且产水管与设备区的产水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隔墙上设有进水口的位置设有进水挡板。
进一步,所述膜区还设有放空管和补水管,所述放空管与放置膜装置的池体连通;所述补水管也与放置膜装置的池体连通;且所述膜装置内设有若干集水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结构设计充分利用空间,使污水在进入膜处理之前,先进入好氧区,进一步进行生化反应,使活性污泥在膜池自身系统内达到较高的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将膜架进行分离,避免膜架之间的相互污染,减少运行成本。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充分利用构筑物的空间,较大程度提供了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在原有的沉淀池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没有新增占地,且不用将原有池体拆除重建,节省了改建成本以及施工时间,同时提高污水处理规模,由原10万吨/天提升至15万吨/天;且解决了现有技术改造中布水不均,膜的污染程度不同等现有技术不能实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污水处理膜池的下层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水过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泥回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成都市新蓉环境有限公司,未经中信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成都市新蓉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1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同时处理多种废水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景观水池生态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