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收缩测定仪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1029.7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6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金河畔商砼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收缩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收缩测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收缩测定仪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但是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收缩现象,混凝土收缩是指在混凝土凝结初期或硬化过程中出现的体积缩小现象,一般分为塑性收缩(又称沉缩),化学收缩(又称自身收缩),干燥收缩及碳化收缩,较大的收缩会引起混凝土开裂,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安全性,需要经常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检测收缩工作,传统的混凝土收缩检测仪不能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并不准确,同时仪器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并不实用。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市面上迫切需要改进混凝土收缩检测的设备,能够更好帮助人们进行混凝土的收缩检测工作,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混凝土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收缩测定仪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同时检测不同样品、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收缩测定仪构,包括计时器、第一检测架、混凝土样品板、垫圈、第二检测架、支架和头盖,所述计时器的右侧安装有内置式电源,所述内置式电源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基体外壳,所述第一检测架的下侧装设有活动块,且第一检测架通过活动块与指示针相连接,所述指示针的底端设置有刻度表,所述活动块包括固定螺栓、固定块和连接板,所述刻度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基体外壳,所述混凝土样品板的两侧端口处设置有活动块,且混凝土样品板的底端安装有基体外壳,所述垫圈的外侧镶嵌有第一检测架,所述第二检测架的左侧装设有第一检测架,且第二检测架的底端设置有基体外壳,所述支架的顶端镶嵌有护板,所述护板的上侧设置有基体外壳,且护板通过基体外壳与混凝土样品板相连接,所述头盖的外侧端口镶嵌有耐磨边条。
优选的,所述内置式电源上设置有防腐蚀保护壳,且无缝包裹在内置式电源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架的下侧设置有螺纹槽口,且该螺纹槽口与连接板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样品板上设置有横向移动导轨,且该横向移动导轨与活动块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基体外壳上设置有耐高温耐腐蚀保护壳。
优选的,所述支架设置为可拆卸式结构,支架与护板的衔接处设置有锁扣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混凝土收缩测定仪构,通过安装有第一检测架和第二检测架能够同时进行两个混凝土样品的收缩测定工作,使得测定结果更加准确,避免了单一检测样品意外的发生。
(2)该混凝土收缩测定仪构,通过安装有计时器能够记录下不同时刻对应的混凝土收缩度数,使用更加方便。
(3)该混凝土收缩测定仪构,通过安装有护板和头盖以防止混凝土样品在实验过程中损伤仪器,使用年限相对较高,且结构相对简单,清洗与维修工作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计时器,2、内置式电源,3、第一检测架,4、指示针,5、活动块,501、固定螺栓,502、固定块,503、连接板,6、刻度表,7、混凝土样品板,8、垫圈,9、第二检测架,10、支架,11、护板,12、基体外壳,13、头盖,14、耐磨边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金河畔商砼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金河畔商砼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1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