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力传热型空气输送斜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0590.3 | 申请日: | 201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虔虔;王学敏;何正凯;郭宏武;汪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02 | 分类号: | B65G53/02;B65G5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鲍文娟,金凯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力 传热 空气 输送 斜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力传热型空气输送斜槽。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输送斜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粉体物料的输送,具体可参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的图书号为:ISBN 7-112-02899-X图书《水泥厂工艺设计实用手册》第1092页第(六)项气力输送与设备。但是现有的空气输送斜槽,很少关注其冷却作用,特别是传热作用,使得空气输送斜槽空有那么大的表面积,却不能充分利用起来向外传导热量,对粉体的降温作用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力传热型空气输送斜槽,该空气输送斜槽既能输送粉体物料,又能通过加强传热对粉体物料进行深度冷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斜向设置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由透气层分隔成上层的流态化室及下层的充气室,所述的流态化室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的充气室设有进气口,所述流态化室的外壳体上设有用于向外界传导热量的冷却翘片。
所述的冷却翘片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
所述的冷却翘片设置在外壳体的外部。
所述的冷却翘片紧贴着透气层设置。
所述的冷却翘片与透气层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的冷却翘片设置成平面形状或曲面形状或网状。
所述的冷却翘片与外壳体的中心线平行或垂直或倾斜。
所述的冷却翘片沿外壳体的长度方向整体布置或分段布置。
所述的冷却翘片在垂直于物料流动方向的横截面上设置1至1000片。
所述的冷却翘片在平行于物料流动方向的纵截面上每米设置1至1000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体上设置冷却翘片,能够快速将粉体物料所包含的热量传导到大气中,从而提高空气输送斜槽的传热作用,提高空气输送斜槽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强力传热型空气输送斜槽,包括斜向设置的外壳体1,外壳体1的内部由透气层2分隔成上层的流态化室3及下层的充气室4,流态化室3设有进料口31和出料口32,粉体物料通过进料口31进入流态化室3,再由出料口32出流态化室3,充气室4设有进气口41,进气口41用于向充气室4内通入一定压力的气体,这些气体在压力作用下穿过透气层2到达流态化室3,在透气层2的上表面形成一层空气垫层,空气垫层作用于流态化室3内的粉体物料,通过气态和固态的相互作用形成流化床,让粉体物料以流态化的形式存在;当出料口32附近的粉体物料层的上表面低于进料口31附近的粉体物料层的上表面时,以流态化形式存在的粉体物料就会从进料口31向出料口32流动;流态化室3的外壳体上设有用于向外界传导热量的冷却翘片5,冷却翘片5用来向外界传导热量,以增强对粉体物料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冷却翘片5设置成平面形状或曲面形状或网状。
进一步的,冷却翘片5与外壳体1的中心线平行或垂直或倾斜。
进一步的,冷却翘片5沿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整体布置或分段布置。
进一步的,冷却翘片在垂直于物料流动方向的横截面上设置1至1000片。
进一步的,冷却翘片在平行于物料流动方向的纵截面上每米设置1至1000片。
实施例一:
冷却翘片5设置在外壳体1的内部。
进一步的,冷却翘片5紧贴着透气层2设置。
进一步的,冷却翘片5与透气层2之间留有间隙。
实施例二:
冷却翘片5设置在外壳体1的外部。
上述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单独布置,也可同时布置,即冷却翘片5可以单独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或外部,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冷却翘片5可以整体制作也可以分段制作,可以与粉体物料的流向平行,也可以垂直或倾斜,冷却翘片5可以制作成平面、曲面或网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0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输送玻璃基板的传送装置及其传送轮
- 下一篇:一种上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