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0190.2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6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龙;魏靖;肖谭;任文明;何绍峰;张娟;赵苗苗;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26 | 分类号: | B65D88/26;B65D88/5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曲线 结构 卸煤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煤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装置,包括上端固定在煤篦子上的若干悬挂式的卸煤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煤斗整体采用上宽下窄的圆锥形双曲线结构。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圆锥形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的截面收缩率可做成不变或逐渐减小,并且全程无死角,可有效改善煤流的错动、挤压情况,从而有效避免或减轻堵煤现象;圆锥形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土建结构基础要求简单,受力形式由传统的悬挂调整为支撑,结构更稳固,安装方便,施工工期短,造价低;另外,本装置可在汽车卸煤沟下推广应用;通常情况下,汽车卸煤沟为混凝土结构形式,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造价高,后期运行煤斗积煤严重,采用圆锥形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可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煤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料输送系统中的卸煤斗一般采用方锥形卸煤斗,参见图1和图2。方锥形卸煤斗的上口的长和宽分别为a1、b1,方锥形卸煤斗的下口的长和宽分别为a2、b2,方锥形卸煤斗的高为h。ay、by为煤斗任一截面的长和宽,经过推导,方锥形卸煤斗在该截面的收缩率C=-1/h[(a1-b2)/ay+(b1-b2)/by],由此可看出:
(1)、当方锥形卸煤斗的几何尺寸a1、b1、a2、b2、h确定后,方锥形卸煤斗倾角α、β也随之确定并为定值,下口截面尺寸越小,截面收缩率越大;
(2)、当方锥形卸煤斗的几何尺寸a1、b1、a2、b2、h确定后,随着截面尺寸的逐渐缩小,截面收缩率逐渐加大,如图1方锥形卸煤斗中部箭头所示,物料在截面收缩率很大的方锥形卸煤斗的出口处颗粒错动、挤压情况最为严重,在该区域物料流冲击很容易形成拱形造成堵塞。方锥形卸煤斗存在如下缺点:
1、当方锥形卸煤斗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后,随着截面尺寸的缩小,截面收缩率急剧增大,物料颗粒错动、挤压情况愈严重,在截面收缩率很大的煤斗下部,很容易造成堵塞。
2、方锥形卸煤斗的两个相邻面的交汇处容易形成死角,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死角处积煤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最终造成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圆锥形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以有效改善煤流的错动、挤压,减轻堵煤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装置,包括上端固定在煤篦子上的若干悬挂式的卸煤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煤斗整体采用上宽下窄的圆锥形双曲线结构。
所述的卸煤斗采用多节等高圆台筒拼接而成。
所述的多节等高圆台筒的最大截面收缩率小于圆锥形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的临界截面收缩率。
所述的最下端的等高圆台筒的顶面的内圈边缘向下设有锥弧形斜槽,倒数第二个的等高圆台筒的底端面的内圈下表面设有嵌入所述锥弧形斜槽用的锥弧形斜齿;
最下端的等高圆台筒的底端面上沿其圆周固定若干垂直支架,垂直支架的底端固定在一圆环的上端面,所述的圆环的两侧固定在水平架上,位于等高圆台筒底部出口旁的水平架上固定有平板;
所述的平板的下方触接有轴接在转轴上的凸轮,所述的转轴的至少一端采用联轴器轴接电机的输出轴。
所述的煤篦子下方的卸煤斗的局部外壁套设在中间支撑层台的圆孔内。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圆锥形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的截面收缩率可做成不变或逐渐减小,并且全程无死角,可有效改善煤流的错动、挤压情况,从而有效避免或减轻堵煤现象;圆锥形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土建结构基础要求简单,受力形式由传统的悬挂调整为支撑,结构更稳固,安装方便,施工工期短,造价低;另外,本装置可在汽车卸煤沟下推广应用;通常情况下,汽车卸煤沟为混凝土结构形式,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造价高,后期运行煤斗积煤严重,采用圆锥形双曲线结构的卸煤斗可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0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