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车内安全防护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9800.7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1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海迪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安全 护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车内安全防护栏装置。
背景技术
护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主要用于工厂、车间、仓库、停车场、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设备与设施的保护与防护,如物流通道两侧,生产设备周边,建筑墙角,门的两侧及货架边沿等等。其有效减免搬运设备往来穿梭时带来意外撞击造成的设备、设施的损坏;或用于隔离保护,以免人或动物遭受危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开始普及家用化了,使用也相当频繁。目前,司机在驾驶车辆的时候,如果乘客比较多、拥挤,司机可能会与婴幼儿或动物的直接接触,妨碍司机安全驾驶。
而传统技术中,不同车型由于大小结构等原因,使安装空间有所区别,而防护栏的前后距离无法调节,使防护栏无法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车内安全防护栏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可调节的车内安全防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管架、上架、横梁、弯管、调节滑槽和调节把手,所述复数方管架和复数上架十字交叉连接,所述上架的底端与弯管连接,所述弯管与横梁连接,所述调节滑槽设于横梁的两侧,所述调节把手与调节滑槽连接;
其中,所述调节把手包括:把手、连接件、钩子和固定外壳,所述把手通过连接件与钩子连接,所述连接件和钩子设于固定外壳内,所述固定外壳与横梁连接。
进一步,所述方管架包括:方管架圆管和方管架转接头,所述方管架两端设有方管架圆管,所述方管架圆管通过管架转接头与方管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架包括:上架圆管和上架转接头,所述上架两端设有上架圆管,所述上架圆管通过上架转接头与上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外壳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车座的连接杆嵌入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把手进行改进,使之实现调节功能,能够适应任何类型的车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方管架100、方管架圆管110和方管架转接头120。
上架200、上架圆管210和上架转接头220。
横梁300、弯管400和调节滑槽500。
调节把手600、把手610、连接件620、钩子630、固定外壳640和凹槽64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的车内安全防护栏装置包括:方管架100、上架200、横梁300、弯管400、调节滑槽500和调节把手600,在本实施例中有3段方管架100和3段上架200十字交叉连接,上架200的底端与弯管400连接,弯管400与横梁300连接,调节滑槽500设于横梁300的两侧,调节把手600与调节滑槽500连接。
其中,调节把手600包括:把手610、连接件620、钩子630和固定外壳640,把手610通过连接件620与钩子630连接,连接件620和钩子630设于固定外壳640内,固定外壳640与横梁300连接。
方管架100包括:方管架圆管110和方管架转接头120,方管架100两端设有方管架圆管110,方管架圆管110通过管架转接头120与方管架100连接。
上架200包括:上架圆管210和上架转接头220,上架200两端设有上架圆管210,上架圆管210通过上架转接头220与上架200连接。
固定外壳640上设有凹槽641,凹槽641与车座的连接杆嵌入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调节把手600将防护栏装置固定在前排座位的后端支架上,防止后排的宠物干扰前排。方管架100两端的方管架圆管110可横向收缩,然后通过方管架转接头120进行固定,增加方管架100的横向保护范围。同理,上架200与方管架100连接的第二和第三段位置设有上架圆管210,上架圆管210纵向收缩,增加上架200的纵向保护范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核心改进点在于实现了本身前后安装位置的可用范围,保证了不同车型通过调节都可以进行固定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海迪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海迪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9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肇事逃逸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交内部防碰撞孔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