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9267.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3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崇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平县云之谷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B01F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55815 云南省曲靖***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水稻 施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施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中施肥是必须的环节,尤其是在水稻种植方面,不同阶段均需要施肥并要控制施肥量,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喷洒机虽已比较普及,但是对于个体种植户而言,其水稻田之间的间距较窄,喷洒机无法有效通过,而采用人工背负药箱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效率太低,同时在农药喷洒时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喷洒效率低、伤害大、机械喷洒适用条件有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化水稻施肥装置,包括配料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配料装置包括配料桶,所述配料桶从上至下包括配料区,过滤区和储料区,所述配料区的桶壁上开设有进料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一储水桶,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配料区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和电动机,所述配料区的下方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过滤区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储料区的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一电动泵,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上连接有喷洒装置,所述电动泵的另一端与所述送料管道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对称的研磨刀和搅拌叶。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铁网和清洗装置,所述过滤铁网横向固连于配料桶的内部,所述清洗装置包括通孔顶针板,所述通孔顶针板平行设置于所述过滤铁网的下方,所述通孔顶针板上设置有若干顶针,所述顶针的排列方式与所述过滤铁网上的网孔的排列方式一致。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固定管和棚体,所述固定管上设置有一固定装置,所述棚体的两内侧边对称设置有多组固定管套,所述每组对称固定管套之间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处连接有喷头,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料口旋转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第二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施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配料装置可实时进行所需肥料的配置并可控制肥料的配量和浓度,使用效率高;通过输送装置对稻田可进行全面的喷洒,简单快捷,省时省力,可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质量,提高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料管道与软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料桶;2-配料区;3-过滤区;4-储料区;5-进料口;6-进水口;7-储水桶;8-第一控制阀;9-电动机;10-排料口;11-第二控制阀;12-第一出料口;13-电动泵;14-送料管道;15-第二出料口;16-主轴;17-研磨刀;18-搅拌叶;19-过滤铁网;20-网孔;21-通孔顶针板;22-顶针;23-固定管;24-棚体;25-固定管套;26-软管;27-喷头;28-第三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平县云之谷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罗平县云之谷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92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