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用口子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68996.8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5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友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翔宇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器用 口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辅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用口子胶。
背景技术
口字胶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子装置中,口字胶可用以黏合面板、显示模块或是其组合以完成电子装置的组装。举例来说,可于显示模块上提供具有连续图案的框型口字胶,此框型口字胶位于显示模块的周边区中且环绕显示模块的主动区设置,据此,框型口字胶将不会影响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接着再透过框型口字胶将触控面板贴附至显示模块上以完成触控显示装置的组装。
然而,现行的框型口字胶在贴附至周边区时必须精确地对位才能减少贴附不正的情形发生。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多次修正才能将口子胶贴准,为了提高粘附强度,现有的口子胶往往强度极高,在反复的撕扯过程中,口子胶中的粘接剂成分容易脱落并粘附在面板或是显示模块表面,从而导致粘接不够平整、强度不够,形成易脱落、易氧化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方便对位的液晶显示器用口子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用口子胶,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离型膜、粘接剂层和下离型膜,所述粘接剂层呈框形,所述上离型膜侧面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底部设置有辅助粘接层。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延伸部和辅助粘接层设置有两组或者两组以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辅助粘接层采用弱粘接剂。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上离型膜为框形,延伸部设置于上离型膜内侧。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下离型膜为框形,其外侧设置有突出部。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用口子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延伸部和辅助粘接层,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先将口子胶对齐,然后用延伸部和辅助粘接层固定整个口子胶,撕去下离型膜,再将上离型膜和粘接剂层整齐粘贴,最后撕去上离型膜,整个工序简单,对位精准,能防止返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用口子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用口子胶,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离型膜1、粘接剂层2和下离型膜3。
具体的,所述粘接剂层2呈框形,可以根据液晶显示器的实际设计进行调整。
上离型膜1侧面设置有延伸部11,所述延伸部11底部设置有辅助粘接层1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口子胶,一般先将口子胶定位在面板上,通过辅助粘接层12固定整个口子胶与面板,然后撕去下离型膜3,将上离型膜1和粘接剂层2整齐粘贴,再撕去上离型膜1,最后将显示模块与面板对齐,并粘贴粘接剂层2与显示模块。优选的,所述延伸部11和辅助粘接层12设置有两组或者两组以上。设置多个延伸部11和辅助粘接层12,可以使得固定更加牢固,防止撕去下离型膜3的过程中出现滑动。优选的,所述辅助粘接层12采用弱粘接剂。如此,可以防止撕去上离型膜1的过程中,弱粘接剂粘接在面板上,不好撕去。优选的,所述上离型膜1为框形,延伸部11设置于上离型膜1内侧。如此,可以方便口子胶与面板定位。优选的,所述下离型膜3为框形,其外侧设置有突出部31。如此,可方便撕下下离型膜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翔宇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翔宇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8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器(HY‑20)
 - 下一篇:遥控器(HY‑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