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68603.3 | 申请日: | 2017-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3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天昊 |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东营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目前主流原理是利用电感耦合,无线充电器是由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器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
目前市场上并未出现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设备,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因此使电子产品摆脱插座固定和导线长度的束缚;解决电器接口不同和充电器不兼容问题;增强充电设备便携性、使用安全性也是当前的技术趋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设置有壳体,壳体的中部安装有电源适配器;壳体的表面镶嵌安装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底部安装有充电电源,充电电源的下端安装有检测保护器;感应线圈两侧的壳体上对称安装有电池安装座;
电源适配器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电源电连接,充电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与感应线圈电连接;感应线圈上并联有检测保护器。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后端安装有USB充电输出口,USB充电输出口与电源适配器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底部镶嵌安装有吸盘。
进一步,所述充电电源的背面镶嵌安装有散热鳍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技术效果是:该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通过电源适配器将外部电源进行降压变频转换,并传输至充电电源,充电电源为感应线圈供电,实现无线充电,使小功率电子产品充电摆脱了线的束缚,增加空间利用率,并且能移动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适配器;2、电池安装座;3、感应线圈;4、检测保护器;5、壳体;6、充电电源;7、USB充电输出口;8、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可移动式无线充电装置设置有壳体5,壳体5的中部安装有电源适配器1;壳体5的表面镶嵌安装有感应线圈3,感应线圈3的底部安装有充电电源,充电电源6的下端安装有检测保护器4;感应线圈3两侧的壳体5上对称安装有电池安装座2;
电源适配器1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电源6电连接,充电电源6的电源输出端与感应线圈3电连接;感应线圈3上并联有检测保护器4。
进一步,所述壳体5的后端安装有USB充电输出口7,USB充电输出口7与电源适配器1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5的底部镶嵌安装有吸盘8。
进一步,所述充电电源6的背面镶嵌安装有散热鳍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吸盘8将壳体5吸附在桌面上,通过电源适配器1将外部电源进行降压变频转换,并传输至充电电源6,充电电源6为感应线圈3供电;同时通过检测保护器4对充电过程进行实时检测,有效的保障了充电安全,将电子产品放置在电池安装座2内,并与感应线圈3相匹配,实现无线充电,使小功率电子产品充电摆脱了线的束缚,增加空间利用率,并且能移动充电。还可通过USB充电输出口7实现充电,功能多样,满足了各种充电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天昊,未经黄天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8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