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广角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6910.8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6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叶波;徐毅;杨志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6 | 分类号: | G02B13/06;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角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广角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画角大于90度的广角镜头都是以多组透镜移动来实现合焦,而且为了控制畸变和像差,引入大量透镜,造成透镜多,对焦负荷大,对焦速度不好保证,同时镜头体积大,成本高,给消费者造成较大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一种透镜较少、镜头体积小、小畸变的广角镜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广角镜头,其包括沿光轴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分布的第一透镜群组,第二透镜群组以及像面,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组包括第一透镜,系统满足0.12<EFL/TTL<0.3,其中EFL为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TTL为广角镜头的光学总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群组包括在光轴上依次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其中,具有负光焦度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群组还包括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相对于第三透镜在物侧与像侧之间可移动,所述第四透镜的行程满足:0.02<L/H<0.07,其中L为第四透镜的总行程,H为系统像面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透镜为偶次非球面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群组还包括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群组还包括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胶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透镜群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群组的像侧面的第九透镜,所述第九透镜为偶次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满足1.7<n<1.9,30<λ<45,其中n为玻璃的折射率,λ为玻璃的阿贝数。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九透镜物侧面的第八透镜,所述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八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群组与第二透镜群组之间设有光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广角镜头的系统参数设置实现以一组透镜移动来实现合焦,同时较好地控制了畸变和像差,引入的透镜少,对焦负荷小,对焦速度易保证,同时镜头体积小,成本低,利于厂家的生产销售以及消费者的购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广角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广角镜头的轴上色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广角镜头的象散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广角镜头的畸变曲线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广角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广角镜头,其包括沿光轴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分布的第一透镜群组10,第二透镜群组20以及像面30,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群组10包括第一透镜1,系统满足0.12<EFL/TTL<0.3,其中EFL为广角镜头的有效焦距,TTL为广角镜头的光学总长。TTL表示从第一透镜顶点到像面30的距离。
当EFL/TTL比值小于0.12时,会造成视角过广,畸变和球差不易校正,或者系统过长不利于系统小型化。当EFL/TTL比值大于0.3时,容易视角不足,或者系统过短不易进行畸变和像差校正。
所述第一透镜群组10还包括在光轴上依次第二透镜2以及第三透镜3,其中,具有负光焦度的所述第一透镜1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3的物侧面为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3为偶次非球面透镜。第三透镜3主要作用为校正系统畸变。
所述第一透镜群组10还包括第四透镜4,所述第四透镜4相对于第三透镜3在物侧与像侧之间可移动,所述第四透镜4的行程满足:0.02<L/H<0.07,其中L为第四透镜4的总行程,H为系统像面30大小。第四透镜4作为浮动对焦镜组,当透镜往物侧移动时,实现远距离合焦,当透镜往像侧移动时,实现近距离合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正光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6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