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内多功能跳远训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466904.2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肖维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春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3B5/16 | 分类号: | A63B5/16 |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6121 | 代理人: | 邱明海 |
| 地址: | 33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多功能 跳远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多功能跳远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体育装置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和训练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目前市场上的体育装置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跳远训练装置都是为室外的沙坑以及一条跑道,这样人们在进行跳远训练时只能够在室外进行,而无法在室内进行,并且现有的跳远训练装置功能较为单一,除了进行跳远训练外就无法进行其他训练,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多功能跳远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跳远训练装置只能够在室外进行,而无法在室内进行,并且现有的跳远训练装置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多功能跳远训练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框杆、固定螺栓、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所述装置主体上方连接有防护垫,且防护垫上方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框杆底部内侧安装有转轴,且转轴内侧连接有装置主体,所述固定螺栓外部连接有框杆和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端部安装有起跳板,且起跳板前侧设置有防护垫,所述起跳板表面设置有助跑板连接孔,所述第一助跑板前端连接有弹性件,且弹性件前端安装有挂钩,所述第二助跑板前侧设置有第一助跑板,且第一助跑板前侧设置有装置主体,所述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下方均连接有支撑柱,且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内部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挂钩外部连接有助跑板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为凹槽结构,且其凹槽结构高度等于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的高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防护垫采用海绵材质。
优选的,所述框杆与装置主体为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助跑板与第二助跑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且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下方的支撑柱外形尺寸与连接槽的外形尺寸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室内多功能跳远训练装置的装置主体内部为凹槽结构,且其凹槽结构高度等于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的高度之和,能够将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撘放在一起放入装置主体内部的凹槽中,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防护垫采用海绵材质,在室内使用时不仅不会像沙坑有沙子洒出,更加清洁,而且能够起到保护训练者的作用,框杆与装置主体为转动结构,能够将框杆转动起来当作单杠进行力量训练,使整个装置的功能性更加多样,第一助跑板与第二助跑板的结构尺寸均相同,且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下方的支撑柱外形尺寸与连接槽的外形尺寸相吻合,能够将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连接在一起,以便于放入装置主体内部的凹槽中,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与装置主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助跑板和第二助跑板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杆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防护垫,3、刻度线,4、框杆,5、转轴,6、固定螺栓,7、起跳板,8、助跑板连接孔,9、第一助跑板,10、支撑柱,11、挂钩,12、弹性件,13、连接槽,14、第二助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春学院,未经宜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6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分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具有自锁跳绳线功能的跳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