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6607.8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2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巍;王亚健;杨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F16J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盈配合 锅盖 锅体 密封圈本体 烹饪器具 回收段 外延段 唇边 内壁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密封锅体 密封效果 有效地 盛放 烹饪 应用 | ||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以及第一唇边,密封圈本体密封锅体与锅盖之间的间隙,第一唇边位于密封圈本体的外侧,第一唇边包括外延段以及回收段,外延段与锅盖过盈配合,回收段与锅体的内壁过盈配合,或者,外延段与锅体的内壁过盈配合,回收段与锅盖过盈配合。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密封圈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及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锅盖与锅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及设置在密封圈本体外侧的唇边,该唇边向外延伸并与锅体的内表面抵接。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两次密封,使得电压力锅的密封性更佳。但是,由于电压力锅在上压时锅盖会相对于锅体上浮,密封圈会随着锅盖上浮。由于密封圈的上浮,唇边与内锅的接触面积减小,使得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以及第一唇边,密封圈本体密封锅体与锅盖之间的间隙,第一唇边位于密封圈本体的外侧,第一唇边包括外延段以及回收段,外延段与锅盖过盈配合,回收段与锅体的内壁过盈配合,或者,外延段与锅体的内壁过盈配合,回收段与锅盖过盈配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烹饪器具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以及第一唇边,密封圈本体密封锅体与锅盖之间的间隙,第一唇边位于密封圈本体的外侧,以对锅体与锅盖之间的间隙进行二次密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唇边包括外延段以及回收段。其中第一唇边的外延段与回收段可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为外延段与锅盖过盈配合,回收段与锅体的内壁过盈配合。第二种为外延段与锅体的内壁过盈配合,回收段与锅盖过盈配合。在第一种情况下,当由于锅体内上压导致锅盖上浮时,外延段与锅盖抵顶,回收段在外延段的作用下抵在锅体的内壁上,从而保证第一唇边始终与锅体内壁过盈配合,进而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同理,在第二种情况下,当由于锅体内上压导致锅盖上浮时,回收段与锅盖过盈配合,外延段在回收段的作用下抵在锅体的内壁上,从而保证第一唇边始终与锅体内壁过盈配合,进而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上述结构能够改善烹饪器具的密封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锅盖包括锅盖本体以及设置在锅盖本体的靠近锅体一侧的密封圈固定件,密封圈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唇边以及第三唇边,第二唇边夹设在锅盖本体与密封圈固定件之间,第三唇边的外表面与锅体的内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锅盖本体的边沿处向上冲制有一凸台,凸台的内部形成容纳凹槽,密封圈固定件设置在容纳凹槽内,第二唇边夹设在容纳凹槽的槽壁与密封圈固定件之间。
进一步地,密封圈固定件上设置有安装凹槽,第二唇边的自由端伸入安装凹槽内。
进一步地,第二唇边的内侧设置有向锅体内部延伸的第四唇边,第四唇边与锅盖本体的内表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第四唇边在自由状态下向第二唇边弯曲。
进一步地,外延段斜向上延伸并与密封圈固定件的底部过盈配合,回收段斜向下延伸,并与锅体的内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锅体包括锅体本体以及设置在锅体本体的锅口处的锅沿,锅沿向外延伸,回收段与锅沿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锅体本体与锅沿通过圆角过渡,第三唇边具有与圆角的弯曲方向相反的抵接段,抵接段与锅体的圆角处抵接。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6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