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阻隔罐顶易揭封口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6369.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6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纲;陈宝昆;张继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申隆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6;B32B27/08;B32B33/00;B65D65/40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7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罐顶易揭 封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口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阻隔罐顶易揭封口膜。
背景技术
薯片、瓜子等食品的罐体包装多采用片材卷绕形成卷筒,然后在表面贴合图案纸塑层,对卷筒的两端进行处理得到卷筒两端圆滑的端面,最后将马口铁盖与卷筒的一端进行装配,在罐体内装入食品等后,在开口端热封封口膜。CN 204957313 U中公开了一种薯片包装的封口膜,其层状结构为依次包括纸、粘接层、铝箔层、粘接层、PET层、热封层。PET层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封口膜提供挺度,铝箔层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封口膜提供阻隔效果。
理论上,上述结构中的铝箔能够完美的阻隔任何气体、水蒸气和光线。但事实上,由于铝箔生产中的轧制工艺、轧制油的质量、轧制辊表面的状况、工艺操作技术及生产现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0um以下薄铝箔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缺陷,针孔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针孔的大小和数量对铝箔的防潮性和气密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封口膜气密性不理想,不适合罐内充气的食品包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气密性优良、适用于罐内充气包装的高阻隔罐顶易揭封口膜。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阻隔罐顶易揭封口膜,其特征在于,封口膜为多层复合结构,多层复合结构包含至少一层PET层,多层复合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图案表层、阻隔中间层和SPE易揭内层,阻隔中间层中包含阻隔功能层和至少一层挤复SPE层;阻隔功能层为选自具有阻隔涂层和/或阻隔镀层的PET阻隔复合膜和铝箔的一种。
上述的SPE层为由高阻隔性材料、PE及相关连接料共挤形成超功能性PE膜,SPE膜具有良好的抗穿刺性能、耐油性和气体阻隔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阻隔中间层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挤复SPE层、PET芯层、第二挤复SPE层、阻隔功能层。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阻隔镀层为二氧化硅镀层或镀铝层,二氧化硅镀层的厚度为200-500埃米。非塑料的铝箔材料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但二氧化硅镀膜材料薄膜的阻隔性受温度的影响更小,而镀铝层的阻光效果更佳且针孔率较铝箔低很多,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阻隔涂层或阻隔镀层设置在PET阻隔复合膜基材层的内侧,阻隔涂层或阻隔镀层与SPE易揭内层相贴合。
为了进一步增加镀铝膜的挺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镀铝膜的基材层为BOPET膜。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阻隔功能层为铝箔或具有镀铝层的PET阻隔复合膜,图案表层由外至内依次包括PET表层和图案层。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图案表层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光油层、图案层和纸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高阻隔罐顶易揭封口膜结构合理,通过在封口膜中设置至少一层挤复SPE层和阻隔功能层,在阻隔中间层中形成增强的阻隔效果,解决了因铝箔厚度较薄存在针孔而导致的气密性较差的问题,该封口膜具有高阻隔性能,适用于充气包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阻隔罐顶易揭封口膜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阻隔罐顶易揭封口膜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阻隔罐顶易揭封口膜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ET表层;2、图案层;3、挤复SPE层;31、第一挤复SPE层;32、第二挤复SPE层;4、铝箔;5、SPE易揭内层;6、光油层;7、纸层;8、PET芯层;9、BOPET膜;10、镀铝层;11、二氧化硅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高阻隔罐顶易揭封口膜,封口膜为多层复合结构,多层复合结构包含至少一层PET层,多层复合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图案表层、阻隔中间层和SPE易揭内层,阻隔中间层中包含阻隔功能层和至少一层挤复SPE层;阻隔功能层为选自具有阻隔涂层和/或阻隔镀层的PET阻隔复合膜和铝箔的一种。
实施例1中的封口膜由外至内依次为PET表层1、图案层2、挤复SPE层3、铝箔4和SPE易揭内层5。
实施例1中多层复合结构包含至少一层的PET层设置在封口膜多层复合结构的表层。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申隆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申隆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6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