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管反峰电压抑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6223.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8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伍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7 | 分类号: | H02M7/217;H02M1/34;H02M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林少波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管反峰 电压 抑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C-DC电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管反峰电压抑制电路。
背景技术
PBX电源是一种用在医院应急场合下的电源,要求寿命长,稳定可靠。如果采用传统的电源,功率因数低,对电网的污然严重,并且要在输入整流后带一个电解电容滤波,而电解电容有寿命的限制,所以采用单极PFC方案是最好的选择,单极PFC方案有着0.9以上的功率因数,也没整流后的滤波电容,但单极PFC的占空比不能设计的太小,太小影响转换效率,发热严重,太大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高,尤其在上电瞬间,该应力更高,有炸掉开关管的风险。通常选用高耐压的开关管,但高耐压的开关管成本高,而且导通阻抗也大,损耗大,发热量大。并且有的国家规定民用产品开关管的耐压选择不能超过600V。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开关管反峰电压抑制电路,避免了单极PFC电源开关管在上电瞬间承受高的电压应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开关管反峰电压抑制电路,包括:电压输入控制模块及与所述电压输入控制模块连接的输出整流反馈模块;
所述电压输入控制模块包括AC整流单元、电压隔离变换单元、AC检测电路、软启动电路及PWM控制器;交流输入端经所述AC整流单元、所述电压隔离变换单元与所述PWM控制器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端还经所述AC 检测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与所述PWM控制器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隔离变换单元的一输出端还与所述输出整流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压输入控制模块还包括开关管反峰尖刺吸收单元,所述开关管反峰尖刺吸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AC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反峰尖刺吸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隔离变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输出整流反馈模块包括输出整流滤波单元、超前反馈电路、电压隔离负反馈电路及直流输出端;所述直流输出端的一端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经所述超前反馈电路与所述电压隔离负反馈电路连接,所述电压隔离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端还与所述PWM控制器的反馈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压隔离变换单元包括变压器T1、开关管Q1 及热敏电阻RS1;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与所述变压器T1主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主绕组的另一端与所述AC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 Q1的源极与所述热敏电阻RS1的一端连接,热敏电阻RS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与所述PWM控制器的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次级绕组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开关管反峰尖刺吸收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及第一电容C1;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与所述AC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电压隔离变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并联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PWM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U4、第二二极管 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 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及第五电容C5;
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AC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阴极依次经所述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四电阻R4后与所述控制芯片U4 的7脚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U4的1脚经所述第三电容C3后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第三电容C3并联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4 的2脚和所述软启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4的4脚和GND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U4的3脚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R9 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隔离变换单元的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U4的5脚经所述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后与所述开关管 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与所述第八电阻R8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三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6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流装置
- 下一篇:面向电子设备充电站供能的压电俘能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