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合一多用途的功夫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5486.5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1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伟生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5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杯体 隔离件 杯盖 杯体 茶水 本实用新型 泡茶 口腔粘膜 食道粘膜 三合一 密闭 饮用 功夫 凹槽结构 保温空间 健康安全 上端开口 上下两端 透明材料 温度过高 下端开口 自由控制 烫伤 开口 隔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合一多用途的功夫茶杯,包括:第一杯体、第二杯体及杯盖;所述杯盖与所述第二杯体之间设有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杯体和所述第二杯体之间设有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杯体为上端开口结构,且所述第一杯体与所述第二隔离件形成密闭的保温空间;所述第二杯体为透明材料,所述第二杯体为上下两端开口,并与所述第一隔离件和所述第二隔离件形成密闭的泡茶空间;所述杯盖为下端开口,所述杯盖为凹槽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茶水的隔离,可以自由控制泡茶的水量。还可以有效保证茶水的鲜香程度、浓淡程度,达到最佳的饮用效果。茶水温度可迅速降到口腔粘膜及食道粘膜健康安全饮用的温度,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烫伤口腔粘膜及食道粘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杯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合一多用途的功夫茶杯。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饮茶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文化。在茶文化中,人们最崇尚的是功夫茶,因为功夫茶的泡茶方式非常讲究,所以泡出来茶的味道也是极佳,所以人们也希望在随时随地能够品尝到美味的功夫茶。现有的泡功夫茶的茶具包括了茶壶、茶杯、茶叶过滤器、镊子等等,这些东西太多,携带在身边也不方便。
而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可以泡茶的茶杯,设有一个用于装茶叶的网兜式滤网,不论将这个滤网装在茶杯的底部还是装在上盖的位置,都将造成茶叶长时间的浸泡在热水中。茶叶如果长时间浸泡将影响茶的鲜香度,没有办法达到最佳的喝茶效果;而且长时间浸泡,茶的浓度也会变大,由于茶是碱性的,浓茶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浓度,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很容易伤胃;并且,喝浓茶还会使心血管和肾的负担增加;不利于人体的健康。并且,在加入热水的后,茶的温度过高,不能迅速达到口腔粘膜可以承受的安全健康的温度,人们如果经常喝温度过高的茶,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三合一多用途的功夫茶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三合一多用途的功夫茶杯,包括:第一杯体、第二杯体及杯盖;所述杯盖与所述第二杯体之间设有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杯体和所述第二杯体之间设有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一杯体为上端开口结构,且所述第一杯体与所述第二隔离件形成密闭的保温空间;所述第二杯体为透明材料,所述第二杯体为上下两端开口,并与所述第一隔离件和所述第二隔离件形成密闭的泡茶空间;所述杯盖为下端开口,所述杯盖为凹槽结构;
所述第一隔离件分别与所述杯盖和所述第二杯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隔离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杯体和所述第一杯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隔离件包括第一保温板及旋转设有第一保温板的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件包括第二保温板及旋转设于所述第二保温板的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保温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隔离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二保温板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隔离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开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杯盖的下端开口处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隔离件的两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杯盖与所述第一隔离件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杯体的两端开口处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隔离件的两端设有外螺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离件和所述第二隔离件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杯体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杯体与所述第二隔离件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透明材料为玻璃或透明塑胶。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杯体包括内胆及设于所述内胆外的外壳,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形成真空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杯盖外套设有防烫塑胶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隔离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隔离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推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伟生,未经吴伟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54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