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负压吸引表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4539.1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1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霞;胡剑峰;冯国琴;朱桂华;姜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施婷婷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头主体 功能轴 主压力 中空半圆 分压力 压力表 半圆结构 负压吸引 微调旋钮 表头 旋钮 气压 本实用新型 一体成型的 负压接口 互相垂直 同一轴线 微调功能 细微调整 中空结构 装置结构 同侧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心负压吸引表头装置,包括主、分压力管、表头主体、压力表、快调旋钮、快调功能轴、微调旋钮和微调功能轴,主压力管连负压接口;表头主体一端设有主压力管,表头主体上与主压力管同侧设有分压力管,三者是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互相垂直,表头主体另一端设有压力表;与主压力管同一轴线且位于表头主体另一侧设有快调旋钮,其设有快调功能轴,快调功能轴插入表头主体内,快调功能轴的一端为半圆结构,主压力管与表头主体的连接处为中空半圆缺口,半圆结构与中空半圆缺口紧密对接,转动快调功能轴控制中空半圆缺口的大小,可对气压大幅调整;分压力管设有微调旋钮,对气压细微调整,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合临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中心负压吸引表头装置,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国标要求,医院一般可提供最低225mmHg、最高525mmHg的中心负压,正常情况下医院供给的负压范围在300-450mmHg之间。然而,临床上的各种途径需要使用的负压各不相同:如成人正常吸痰的压力在300-400mmHg,小儿吸痰的压力在250-300mmHg,创面负压吸引的压力在150-300mmHg,持续腹腔冲洗的负压在75-150mmHg,成人气管导管内吸痰及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清除的压力均在100-150mmHg,新生儿密闭式吸痰的压力<100mmHg。
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中心负压吸引器的表头,其对于压力调节没有档位限制,在用于不同途径时,调节所需压力时花费的时间长,护士记忆各种用途的压力困难,容易遗忘,给病人操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些需要持续负压吸引的操作,由于中心负压一直波动,导致护士每次检查时都要重新调节压力,费时、费力,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中心负压吸引器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心负压吸引表头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灵巧、实用性强,适合医院临床使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心负压吸引表头装置,所述吸引表头装置包括主压力管、分压力管、表头主体、压力表、快调旋钮、快调功能轴、微调旋钮和微调功能轴,主压力管连接中心负压吸引器的接口;所述表头主体为圆柱形的中空结构,表头主体的一端设有主压力管,表头主体上与主压力管同侧位置设有分压力管,表头主体、主压力管和分压力管是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并且三者之间互相垂直,表头主体的另一端设有压力表;与所述主压力管同一轴线且位于表头主体的另一侧的位置上设有一个快调旋钮,快调旋钮上固定设有快调功能轴,快调功能轴插入所述表头主体内部;快调功能轴插入表头主体内部的一端设置为半圆结构,所述主压力管与表头主体的中空连接处设置为中空半圆缺口,快调功能轴的半圆结构与所述中空半圆缺口紧密对接,转动所述快调功能轴可控制中空半圆缺口的开口大小,即可对所述表头装置内的气压既定范围内的调整;所述分压力管上设有微调旋钮,微调旋钮设有微调功能轴,通过微调功能轴调节分压力管内中空位置的大小,可对所述表头装置内的气压在快调功能轴调定范围内进行进一步地细微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表通过连接轴与表头主体连接在一起,连接轴与分压力管的中心轴线平行,并且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快调功能轴是与快调旋钮一体成型的结构,转动所述快调旋钮可直接对快调功能轴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快调旋钮设有旋钮指示盘。所述旋钮指示盘上设有4个压力档位,这4个档位依次增加,即使最小档位时所述表头装置内气压最小,但仍然有气压存在。
进一步地,所述主压力管的端口设有接口密封槽,主压力管上还设有加强轴。
进一步地,所述表头主体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主压力管和分压力管均为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人民医院,未经泰州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4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负压吸引装置
- 下一篇:VSD负压引流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