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切削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4321.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8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关舒伟;王福修;徐玉超;彭烨;汪为涛;王明瑞;陈曦;张坤;张栋;孙骏;田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李勇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切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和地质钻头所用切削齿,具体是一种可旋转切削齿。
背景技术
切削齿作为钻头的主要切削元件,在石油地质钻井用钻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常规固定切削齿存在使用不充分的现象。当切削齿切削岩石时,在接触点产生剧烈的摩擦热,导致温度急剧升高,较高的温度下金刚石逐渐碳化而硬度变低,与地层岩石接触的切削末端由于研磨损坏将逐渐变钝,温度越高金刚石损坏的就越快。因此,常规固定切削齿限制了钻头的寿命。增加了起下钻次数,延长了钻井周期,提高了钻井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旋转的切削齿,其能使切削齿充分利用,提高钻井速度,延长钻头进尺,降低钻井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可旋转切削齿,包括切削头和固定在切削头外端工作面上的金刚石层,其中:所述切削头为圆柱状的旋转切削头,旋转切削头外壁设有环状凹槽,旋转切削头除了工作面部分裸露外,其它部分被带有内环形凹槽的底座包裹,构成旋转切削头与底座周向旋转、轴向限位配合。
上述方案还包括:
所述旋转切削头为T形圆柱状,与挡片固定连接后构成旋转切削头的环状凹槽整体结构。
所述底座的内环形凹槽是由底座与保护套整体连接后构成。
旋转切削头与底座之间装有一层缓冲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切削齿工作时,金刚石层与岩石接触,受到岩石给的反作用力后能够与旋转切削头一起绕其中心轴在底座的套筒内旋转。刚刚与地层的接触产生热量的工作面会在旋转的过程中离开地层逐渐冷却,新的冷却面旋转到与地层接触位置参与工作,而后又旋转离开。这样在整个旋转过程中始终保持新的冷却面接触地层,保证金刚石层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从而起到提高寿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其能使切削齿充分利用,提高钻井速度,延长钻头进尺,降低钻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切削齿剖视图示意图。
图中:1.金刚石层,2旋转切削头,3保护套,4挡片,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可旋转切削齿,包括旋转切削头和底座,其中旋转切削头的外端工作面上设有金刚石层。所述旋转切削头为圆柱状,旋转切削头外壁设有环状凹槽,旋转切削头除了工作面部分裸露外,其它部分被带有内环形凹槽的底座包裹,构成旋转切削头与底座周向旋转、轴向限位配合。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金刚石层1、旋转切削头2、保护套3、挡片4和底座5组成。金刚石层1和旋转切削头2为一整体结构。旋转切削头2断面呈T形状,一端(即工作端面)与金刚石层1固定连接,旋转切削头2另一端嵌于保护套3内与挡片4固定连接,并构成外环形凹槽。金刚石层1、旋转切削头2和挡片4组成整体,嵌于保护套3和底座5组成的套筒内。旋转切削头2与保护套3构成旋转配合,挡片4对旋转切削头构2成轴向限位;保护套外端与底座5固定连接。
基于实施例2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旋转切削头与挡片可以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
保护套与底座可以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
挡片与底座之间可以加入一层缓冲垫片提高整体耐冲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4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灰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纯碱处理含铅废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