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沸腾炉风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4255.2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文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四新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0 | 分类号: | F23C1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3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沸腾 风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帽,具体讲是一种沸腾炉风帽。
背景技术
沸腾炉是一种燃煤锅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燃烧技术之一。现代沸腾炉是利用“聚式流态化床”技术的热工设备。流体从下而上流过静止的粒状物料层时,若流速超过一定限度,则散料层开始膨胀、蠕动而具有流动性,变成假流体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散料层的流化。流化后的粒料上下翻动与流体的沸腾相似,故又称沸腾层,用此方法处理物料的热工设备称为沸腾炉。
风帽是沸腾炉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现有沸腾炉风帽其位于炉膛内的上半部分外形为圆柱形结构,出风孔设置于圆柱形底侧部。布风时,若干风帽相邻布置,相互之间存有自下而上较长距离的间隙,当停留在所说间隙的燃料块径较大时,极易在此结焦,从而堵住间隙使风不能流通,此时必须灭窑,清理结焦,一般灭窑时间至少4小时,显然影响产量。
专利号CN201520965718.4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帽可转动的沸腾炉,包括炉体和位于炉体内且对应在炉体进风口上方的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上通过通孔布置有与进风口连通的风帽,所述风帽与布风板上的通孔之间转动配合,所述风帽具有向下伸出布风板外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由传动机构驱动转动。风帽转动可以使气流分散更快,分布更均匀,物料流化速度更快。
专利号CN200720101514.1一种沸腾炉风帽。它包括帽体,该帽体下半部埋设于保温层内,呈圆筒状结构,其底部开有与风箱连通的进风口;该帽体上半部置于炉膛内,其上设置有出风孔,该帽体上半部呈锥筒状,锥底口径大于下部筒径,出风孔环锥筒底侧部排列布置。由于帽体上半部呈锥筒状,因此相邻风帽之间隙成为V字型。
专利号CN201020290097.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沸腾炉风帽,包括有风帽体,所述风帽体上设有空腔,所述风帽体顶部开有与空腔相互连通的通气孔。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沸腾炉风帽具有如下缺点:
其一:现有的风帽顶端与其他部位厚度一致,由于炉内需要的气体是经过鼓风,通过风帽气孔排入的,风帽顶部较薄,长时间经受风力冲击和高温,使顶部容易损毁,铸铁材质的风帽寿命一般只有一年,毁损大,使用成本高。
其二:现有的风帽自身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过程中始终无法保证空气快速的吹出,无法进一步提高沸腾炉的生产效率。
其三:现有的风帽进风端连接处易出现不严密现象。
其四:现有的风帽风孔较小,有时给后序工段提供不了足够热风量。
其五:现有的风帽安装后形成帽体挤压,相互之间通风效果不好。
其六:现有的风帽的顶部无通气孔,易对顶部造成不小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沸腾炉风帽,改进后,其顶部加厚,提高抗损强度,延长风帽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空气快速的吹出,从而提高了沸腾炉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沸腾炉风帽,包括风帽体,风帽体的下端为埋设于沸腾炉内的进风端,其特征在于:风帽体内部形成风道空腔;风帽体的上部开有多个风孔;风帽体的上端为1.5cm的耐损顶部。现有的风帽顶端与其他部位厚度一致,由于炉内需要的气体是经过鼓风,通过风帽气孔排入的,风帽顶部较薄,长时间经受风力冲击和高温,使顶部容易损毁,铸铁材质的风帽寿命一般只有一年,毁损大,使用成本高。本专利改进后,其顶部加厚,提高抗损强度,延长风帽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沸腾炉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沸腾炉风帽,其特征在于:风道空腔为底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的椎体区域。上小下大的椎体区域能够使被送入的高压高速空气始终形成力的向上的气流冲击,保证空气快速的吹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沸腾炉风帽,其特征在于:进风端的外侧形成齿状密封结构;便于进风端处的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沸腾炉风帽,其特征在于:风帽体上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的四周向风帽体侧折弯上翘。此风帽结构将高压高速空气通过进风端进入风帽体,高压高速空气通过风帽体上的若干风孔吹出,周边折弯上翘的导风板在风帽体四周形成向上的气流层,从而保证沸腾炉内过氧燃烧,有效提高燃烧效率,从而减少废弃物的生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沸腾炉风帽,其特征在于:各风孔倾斜设置;使得高压高速空气能形成更有力的向上的气流冲击,从而更有效的保障沸腾炉内的过氧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四新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南充四新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4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全文的大文本CRF和规则分类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短文本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