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多功能锂电池组检测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4004.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华;蔡书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原长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G01R31/02;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钟锋,王淳景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多功能 锂电池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锂电池组检测箱。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场监测电池组一般采用两人配合,两人分别持正负电连接器用万用表逐一支路测量。X-1锂电池组支路较多(45支路),电连接器针脚较细小,且排列紧密,所以采用逐一测量的方式极易造成电池组的短路。而且,在测量支路负载电压、电流时,需不断将负载更换、连接到各支路,操作起来极为不便,而且还有因接触不良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等现象。另外,在检验电连接器与电缆方面,同样采用的是两人配合的方式,一人持连接器,一人持连接的缆线的另一端,逐一检测,效率及为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检测、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锂电池组检测箱,它可以方便电池组支路检测开路、负载、电流,大大提高现场检测的效率及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锂电池组检测箱,该检测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有分别与待测电池组正、负极端线缆电连接器连接的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所述箱体上设有与待测电池组支路数量一致的多个支路按钮,每个支路按钮的一端与所述正极接口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负极接口连接,所述箱体上设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述电压表用于当某个支路按钮接通时测量其对应的电池组支路的电压,所述电流表用于当电池组正极端线缆电连接器串联负载后接通某个支路按钮时测量其对应的电池组支路的输出电流,所述箱体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电阻盒的电阻盒接口,所述电阻盒接口与电压表并联。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路按钮为双刀双执的无锁按钮。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上还设有电压表电池仓和电流表电池仓,所述电压表电池仓与电压表之间设置有电压表电源开关,所述电流表电池仓与电流表之间设置有电流表电源开关,两个电池仓内均安装有电池。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上还设有与电缆电连接器两端连接的电缆连接口,其中一个电缆连接口与每个支路按钮的一端连接,另一个电缆连接口与每个支路按钮的另一端连接,其中一个电缆连接口与每个支路按钮之间设置有指示灯和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需要检测开路或负载电压的电池组正、负极端线缆电连接器分别连接到箱体的正、负极接口上(不可反接),按下有相应编号的支路按钮,打开电压表,此时电压表显示的数值即是该支路按钮对应支路的电压值,松开此支路按钮,再按下另一编号的支路按钮,以此类推,各支路电压按此法依次测量完成,本实用新型通过支路按钮将电池组支路与电压表相连接,不需要用万用表笔逐一测量;若要测量支路的负载电压值,仅需把相应参数的电阻盒插入箱体的负载接口内,再依次按下各支路按钮,打开电压表,即可测量出各支路的负载电压值;测量总输出电流时,在电池组正极端串接上相应参数的负载,然后与箱体的正负接口可靠连接,打开电流表,合上支路按钮,即可测量出总输出电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X-1锂电池组(动力、电子模块)各支路进行开路电压、负载电压、总放电电流、电缆通断等各项的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对电池组现场检测的效率以及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使现场检测更简便、快捷、可靠,具有操作简单、易懂、功能多样、携带方便、不需要外接电源的优点,适合在多种试验场地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阻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中:1-电阻盒接口、2-电阻连接导线、3-电压表、4-支路按钮、5-负载连接口、6- 电流表、9-指示灯、10-电缆检验按钮、11-电缆连接口、13-连接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原长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原长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4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