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感单车用新型支撑及加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3136.5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9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英彪 |
主分类号: | A63B22/06 | 分类号: | A63B2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感单车 新型 支撑 加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动感单车用新型支撑及加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动感单车,尤其是家用动感单车,普遍存在着晃动的问题,晃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动感单车使用期限较长时,连接车架与底管的铁片会产生变形,以及固定螺丝会产生松动等,使整个车身与底管的连接失去了稳定性,车身产生晃动的情况;第二,传统的固定方式均是支撑管与铁片完成焊接,通过螺丝穿过底管与上述焊接体连接,螺母在铁片上方,实际就是通过螺丝螺母把底管与铁片连接,铁片是与钢管进行焊接。第三,动感单车的晃动原因之一是底管重量不足导致底盘不稳,在单车运行的时候难免会发生晃动。第四,现有动感单车的车身后支架仅为一根,与底管固定连接,该结构的稳定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动感单车用新型支撑及加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动感单车用新型支撑及加重结构,包括车架和底部支撑结构,所述车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上连接有把手管,把手管与前支架之间设有前连接杆;所述后支架上连接有坐垫管,坐垫管与后支架之间设有后连接杆;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前底管、中管和后底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支架两侧设有后辅助支撑架,后辅助支撑架底部焊接有后固定螺母,后辅助支撑架上端焊接于后支架两侧,后支架和后辅助支撑架下端连接后L形支撑铁片,并通过后固定螺丝从后底管的底部从下往上依次穿过后底管、后L形支撑铁片之后与后固定螺母连接。
所述前支架底部焊接有前固定螺母,同时,前支架底端连接有前L形支撑铁片,并通过前固定螺丝从前底管的底部从下往上依次穿过前底管、前L形支撑铁片之后与后固定螺母连接。
所述后底管均为中空管状结构,后底管上设有后螺丝孔以及用于填充配重物料的后填充开口,所述后L形支撑铁片设有与后螺丝孔相对应的两侧螺丝孔位,以及与后填充开口位置相对应的中间填充孔位,中间填充孔位处设有可拆卸的后密封口塑料件,填充配重物料穿过前L形支撑铁片的中间填充孔位并灌入后底管中。
所述前底管均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前底管设有前螺丝孔以及用于填充配重物料的前填充开口,并且,前L形支撑铁片设有可轻松拆卸的前密封口塑料件。
所述前底管与后底管两端均设有水平调节管套,水平调节管套与前底管、后底管两端管口之间均设有用于隔离填充物与水平调节管套的密封铁片。
所述填充物料填充于后底管和前底管内部,用于加重车身重量及底管重量,加强车身稳定性,填充物料包括但不限于大米、铁砂、沙子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不仅改变了车架的底部支撑结构,同时还改变了底管与车架的固定方式,使车架与底管之间更稳固的连接在一起。且在前后支架、支撑铁片、底管上设置可以加重底盘结构,使动感单车在运行时车身支撑管更重,在运动时更稳定,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后支架与底部支撑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前支架与底部支撑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动感单车用新型支撑及加重结构,包括车架1和底部支撑结构2,所述车架1包括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所述前支架1-1上连接有把手管1-3,把手管1-3与前支架1-1之间设有前连接杆1-4;所述后支架1-2上连接有坐垫管1-5,坐垫管1-5与后支架1-2之间设有后连接杆1-6;所述底部支撑结构2包括前底管2-1、中管2-2和后底管2-3;
所述后支架1-2两侧设有后辅助支撑架3,后辅助支撑架3底部焊接有后固定螺母4,后辅助支撑架3上端焊接于后支架1-2两侧,后支架1-2和后辅助支撑架3下端连接后L形支撑铁片5,并通过后固定螺丝6从后底管2-3的底部从下往上依次穿过后底管2-3、后L形支撑铁片5之后与后固定螺母4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前支架1-1底部焊接有前固定螺母14,同时,前支架1-1底端连接有前L形支撑铁片15,并通过前固定螺丝16从前底管2-1的底部从下往上依次穿过前底管2-1、前L形支撑铁片15之后与后固定螺母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英彪,未经徐英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3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供成人和儿童一起使用的漫步机
- 下一篇:具有生理数据监测功能的懒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