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气动自动甩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2360.2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齿轮(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气动 自动 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设计用于齿轮生产制备的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其展示一种齿轮气动自动甩油机构。
背景技术
齿轮是现代化生产设备中使用的基础部件之一;齿轮在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添加油脂以进行冷却;
现阶段一般采用电机减速器等组合形式进行齿轮甩油的驱动,严重浪费能源,同时现阶段的甩油方式结构臃肿,不利于企业做业场地的优化布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齿轮气动自动甩油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精简的通过气动驱动齿轮进行甩油的齿轮气动自动甩油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齿轮气动自动甩油机构,包括甩油盒、对应设置于所述甩油盒底部的用于抵持齿轮两端的夹持机构a和夹持机构b;所述夹持机构a包括设置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甩油盒底部的夹持架a、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夹持架a上的一端为锥形尖端的夹持体a、连接于所述夹持体a另一端的驱动轮体;所述甩油盒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轮体相配合使用的吹气管。
齿轮夹持于的夹持机构a和夹持机构b间,高压气体通过吹气管吹动驱动轮体,驱动轮体转动同时通过夹持体a带动齿轮转动进行甩油。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b包括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甩油盒底部的夹持架b、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夹持架b上的与所述夹持体a对应端为锥形尖端的夹持体b。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架a和所述夹持架b分别连接于由气缸构成的推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甩油盒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夹持架a和所述夹持架b均通过滑块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甩油盒底部开设有排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甩油盒上设置有护罩a、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甩油盒上的与所述护罩a配合实现甩油盒整体罩盖的护罩b,且所述甩油盒外部设置有用于 驱动所述护罩b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
未进行甩油做业时,护罩b位于护罩a侧,进行甩油做业时,通过转动驱动装置,护罩b转动至远离护罩a侧,与护罩a配合形成对甩油盒的整体盖罩,防止甩油时油脂甩出。
进一步的,所述吹气管道连接于甩油盒上设置的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甩油盒设置于安装台上,所述安装台包括其上开设有落油槽的用于设置甩油盒的台面、设置于所述台面下端上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台面下方上支撑架上设置有面积大于所述台面的集油槽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齿轮气动自动甩油机构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动方式进行齿轮甩油的驱动,结构精简,减少对能源的浪费,同时减少设备体积,便于企业生产场地的优化布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齿轮气动自动甩油机构,包括甩油盒1对应设置于甩油盒1底部的用于抵持齿轮100两端的夹持机构a 2和夹持机构b 3;
夹持机构a 2包括设置可滑动设置于甩油盒1底部的夹持架a 21、可转动设置于夹持架a 21上的一端为锥形尖端的夹持体a 22、连接于夹持体a 22另一端的驱动轮体23;
甩油盒1上还设置有与驱动轮体23相配合使用的吹气管4;
夹持机构b 3包括可滑动设置于甩油盒1底部的夹持架b 31、可转动设置于夹持架b 31上的与夹持体a 21对应端为锥形尖端的夹持体b 32;
夹持架a 21和夹持架b 31分别连接于由气缸构成的推动装置5。
甩油盒1底部设置有滑轨11、夹持架a 21和夹持架b 31均通过滑块可滑动设置于滑轨11上;
甩油盒1底部开设有排油孔12。
甩油盒1上设置有护罩a 6、以及可转动设置于甩油盒1上的与护罩a 6配合实现甩油盒1整体罩盖的护罩b 7,且甩油盒1外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护罩b 7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71;
吹气管道4连接于甩油盒1上设置的进气口41;
甩油盒1设置于安装台8上,安装台8包括其上开设有落油槽811的用于设置甩油盒1的台面81、设置于台面51下端上支撑架82;
台面81下方上支撑架82上设置有面积大于台面81的集油槽板8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齿轮(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大同齿轮(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2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数控雕铣机的防尘装置
- 下一篇:机床工作台滑槽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