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电解电容器及变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1521.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9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松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4 | 分类号: | H01G9/14;H01G9/08;H01G9/008;H01G2/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电解电容器 变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电解电容器及变频器。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器是目前在光伏、风能、电气工程等领域中常用的储能和滤波元件,为了增加电解电容器的性能,现有技术常常使用电解电容器并联来提高性能。
常用的并联电容器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单台式、箱式、集合式和半封闭式等多类品种。其中,单台式并联电容器与箱式、集合式和半封闭式等并联电容器不同。其一旦损坏,用户可以只需更换损坏的单台电容器,及时让装置恢复运行,而无需将整套并联电容器更换,因此此类产品投运率高,应用最广泛。但是此类电容器的极性端子在一端,组装时容易引起短路而造成电容器的损坏。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并联电解电容器大多使用相变材料作为散热电解电容器的散热材料,这种散热方式会导致散热不均匀,由于并联电解电容器内部温度较高,尤其是处理大电流充放电时,很容易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好且高效的电解电容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高效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并联的电解电容器组,所述多个电解电容器组内均设置有芯包,还包括空心芯筒,所述芯筒与所述芯包之间构成一环形腔体;正极铝箔、负极铝箔和电解纸按照顺序缠绕在所述空心芯筒外部,且设置于所述环形腔体内;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分别连接正极铝箔和负极铝箔,且所述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向芯筒的两端穿出并连接激流盘;正极集流器和负极集流器,分别连接所述正极激流盘和负极激流盘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端部;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连接所述正极集流器和所述负极集流器。
优选的,所述多个并联的电解电容器组包括第一电解电容器和多个第二电解电容器;第一电解电容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心,所述多个第二电解电容器围绕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器依次圆周排列。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器和多个第二电解电容器相匹配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铝壳。
优选的,所述插孔和电解电容器之间设置有绝缘导热层。
优选的,正极集流器和负极集流器与壳体之间通过卡接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两块连接在壳体上平行的导条和导条内侧面的绝缘条,正极集流器或负极集流器卡接在绝缘条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包括上述的高效电解电容器和其他电子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电解电容器,采用了特殊的排列方式及大小设置使电解电容器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分配,同时由于使用了空心芯筒,使得增大了散热面积,增强了电解电容器的稳定性能,与铝壳和绝缘导热材料相配合使用,提高散热效率,延长电解电容器的寿命。另外,正极集流盘和负极集流盘分别对电解电容器实行集流,让外壳本体内部的接线简单;同时使得多个铝电解电容器并联在一起以扩大本实用新型并联式电容器的电容,提高了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由上述电解电容器组成,由于上述电解电容器的高效性能和可控性能,使得变频器的性能也更加的高效、可控。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效电解电容器横截面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效电解电容器纵截面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解电容器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卡接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松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松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1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