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本体内部温湿度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1297.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张劲光;寇晓适;张科;丁国君;董曼玲;王天;王伟;赵磊;李予全;郑含博;邵颖彪;王栋;付海金;蒲兵舰;辛伟峰;王吉;王震宇;马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本体 内部 温湿度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运电力设备内部温湿度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雷器本体内部温湿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避雷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设备之一,主要用于限制系统过电压。避雷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种类较多,但绝大部分缺陷均是由于避雷器本体内部受潮引起的阀片或绝缘劣化导致,而避雷器本体内部受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避雷器密封面存在气孔或气隙、密封胶填充不仔细造成空隙等,造成避雷器密封不良,内部受潮,防水部位进水锈蚀;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合理引起;均压环、放电计数器、引线容易锈蚀的问题,关键部位的锈蚀有可能也会造成避雷器密封不良,内部受潮。但目前对避雷器本体内部存在的受潮现象并无好的较为直观的监测手段,只能通过避雷器带电检测(泄漏电流测试和红外测温)、例行试验进行间接判断,而避雷器本体内部受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等潮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内部阀片或绝缘发生劣化再通过上述手段加以判断就有可能来不及,如果劣化的避雷器未能通过上述手段有效的监测到,有可能会发生运行事故,因此目前的方式不能更好的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可尝试采用一种避雷器本体内部温湿度监测装置,该装置可以长期对在运避雷器本体内部湿度及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对于一段时期内湿度明显增加的避雷器结合传统方式进行重点监测,做到有的放矢,可以作为避雷器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融入到变电站现有在线监测系统当中;该装置结构小巧,其湿度传感器部分可以安装在避雷器本体内部;该装置可以将每节避雷器内部的湿度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送达,能极大地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雷器本体内部温湿度监测装置,能够可以实现在带电情况下长期对在运避雷器本体内部湿度及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避雷器本体内部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组件2、无线数据接收装置3、后台服务器及显示终端4;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2的输出端连接无线数据接收装置3的输入端,无线数据接收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后台服务器及显示终端4的输入端;其中温湿度传感器组件2包括电场屏蔽网罩6、温湿度传感元件5、SHT2x温湿度传感器处理器7、STC11微控制单元8、无线发射模块9及用于对各个模块供电的锂电池10,温湿度传感元件5设置在电场屏蔽网罩6内,电场屏蔽网罩6设置在避雷器内电极13空腔内;所述温湿度传感元件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11连接SHT2x温湿度传感器处理器7的输入端,SHT2x温湿度传感器处理器7与STC11微控制单元8相连接,所述STC11微控制单元8的输出端连接无线发射模块9的输入端;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元件5包括电容式湿度传感元件和能隙温度传感元件,二者分别通过导线11连接SHT2x温湿度传感器处理器7的输入端。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组件2有多个,多个温湿度传感器组件2中STC11微控制单元8通过设定唯一ID号多个传感器节点进行识别,可以满足某个多点无线数据采集应用的需求。STC11微控制单元8能耗很低,由锂电池10提供电源,并将SHT2x温湿度传感器处理器7获取的温度及相对湿度的数据通过无线发射模块9传输出去。
电场屏蔽网罩6为金属封闭网状结构。
温湿度传感器组件2中SHT2x温湿度传感器处理器7、STC11微控制单元8、无线发射模块9及用于对各个模块供电的锂电池10完全放置在避雷器外屏蔽罩17内,确保避雷器外部的电场分布不会受到影响。
温湿度传感元件5灵敏度应高,其中湿度的精度不低于±1.8%RH、温度的精度不低于±0.3℃,用于监测到避雷器本体内部温湿度的微弱变化。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元件5放置在每节避雷器的下端内电极内。
热缩管依次穿过避雷器内电极13的金属壁、避雷器FRP预制管14、黏合层15及避雷器复合绝缘外套16时,工艺上应做到非常良好的密封,尤其是穿过黏合层15及避雷器复合绝缘外套16时应使用黏合剂充分黏合不留缝隙。
所述的导线11引出电场屏蔽网罩6集中设置,且外面套设有热缩管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1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渣堆积体滑移监测预警系统
- 下一篇:船用锅炉煮炉监测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