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防水密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0716.9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刘长兵;钱渝;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建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4 | 分类号: | G01M3/3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防水 密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物防水密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防水工程预算虽然只占建筑预算的很少一部分,但是其作用却极其巨大。如果没有进行建筑物防水处理,地下室会渗漏,屋面、卫生间会漏水,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目前,市面上的防水材料和防水系统参差不齐,不能保证建筑物防水系统的质量,经常出现渗漏的弊病,而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建筑物防水密封性检测设备,寻找建筑物渗漏点的方法依然凭借施工人员的经验,仅仅根据渗漏水在建筑结构上的终点水迹来判定渗漏点往往会出现误差,例如专利号为201620480650.5的专利,包括密封罩、真空连接管和真空发生系统,密封罩和真空发生系统由真空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真空连接管内还套有导管,导管的一端穿出真空连接管并连接检测液储存器,该专利虽然一定程度的结构简单,但密封罩与真空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性差,空气容易从密封罩与真空连接管之间的缝隙处进入密封罩内,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防水密封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防水密封检测装置,包括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正面外壁中心位置安装有压力表,所述密封罩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座,所述顶座的顶端安装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底端安装有顶座,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安装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圆周外壁均设有透气孔,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顶端安装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腔顶端安装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贯穿第二筒体的顶端外壁,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密封板和第一卡板,所述密封板的底端设有密封垫,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顶端左右两侧和第一卡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密封装置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壁顶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正面圆周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真空连接管,所述密封罩的正面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板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贯穿第一筒体的底端外壁,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卡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二筒体的连接处安装有滑套。
优选的,所述密封罩的外壁顶端安装有扳手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物防水密封检测装置,通过密封罩和密封装置的配合,密封板在真空发生系统产生的抽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密封板通过第一活动杆带动第一卡板向上运动,第一卡板带动固定座挤压弹簧,密封罩中的空气经过透气孔和密封板与卡座的缝隙处进入至真空发生系统中,当密封罩被抽成真空时,关闭真空发生系统,密封板在弹簧弹性的反作用力下恢复至初始状态,从而实现对密封罩的密封,防止空气从密封罩与真空连接管之间的缝隙处进入密封罩内,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罩,2、压力表,3、顶座,4、密封装置,401、装置外壳, 402、卡座,403、第一筒体,404、透气孔,405、第二筒体,406、第一活动杆,407、密封板,408、第一卡板,409、密封垫,410、固定座,411、弹簧, 412、第二活动杆,413、第二卡板,414、滑槽,415、滑块,416、滑套,5、第一安装板,6、第二安装板,7、固定螺栓,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 10、第一密封圈,11、通孔,12、真空连接管,13、第二密封圈,14、扳手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建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建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07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