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车的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0686.1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8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奇;陈嘉良;林卫夫;陈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金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车 接触 充电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资源的短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鼓励和支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发展,其中电动车作为一种能够解决机动车污染排放和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新型行业,正在逐渐普及。
然而,电动汽车和电动摩托车的普及也使得电动车充电的问题就日益突出,因电动车充电引起的安全事故也屡有发生。电动车车主为了给电动车充电,通常是采取两种方法:1、从自家窗口扔下一根很长的临时电源;2、把电动车电瓶取下来抬回家充电。这两种充电方式都极为不方便,特别是对于楼层高的用户,且上述两种充电方法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影响了美观。目前也没有一种给电动摩托车充电的公共设施。因此,如何寻求一种规范的电动车充电的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有利于美化环境的用于电动车的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动车的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用于与电动车连接,并从发射端取电以给电动车供电,其至少包括接收端和充电输出端,所述发射端包括发射线盘,所述接收端包括从所述发射线盘取电的接收线盘,所述充电输出端包括充电接口,其用于连接所述电动车的输入充电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还包括充电管理单元、电能转换单元以及第一微处理器,所述第一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电能转换单元连接,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连接,所述接收线盘与所述电能转换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中,所述发射端还包括功率控制单元、变频单元、交流输入端以及第二微处理器、计量单元,所述第二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功率控制单元、计量单元、变频单元,所述计量单元连接于所述交流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中,所述接收线盘和充电接口之间通过线缆连接,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整体呈“T”型,所述“T”型的顶端为所述接收端,底部为所述充电输出端,所述“T”型的颈部具有缠绕机构,其用于将所述“T”型的颈部以下的线缆缠绕并收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中,所述电动车为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或者物流车。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电动车用户只需要将该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的充电接口连接该电动车,并将该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的接收线盘放置于发射线盘上即可对该电动车充电。且由于该发射线设置在室外,因此,电动车用户无需私自拉线即可解决充电问题,也无需改变现有电动车的结构,安全方便又美化了环境。此外,由于发射线可以设置在全国各地,因此,电动车用户外出时不用担心电池续航能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100的基本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动车的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文字说明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动车的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主要用于目前的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或者物流车等等。其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从发射端取电并给所述电动车供电。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为一种独立存在于电动车和发射线之外的外围设备。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100用于连接所述电动车与所述发射端的发射线盘,其与所述发射线110的连接方式为非接触式连接,即为无导线连接,其是相对于接触式连接(导线连接)而言,而该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与电动车的连接则为导线连接,即接触式连接。所述非接触式充电连接线100可以呈线缆状,其一端为充电接口120,一端为接收线盘110。其可以为电动车用户专用,随车携带,也可以配置于发射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金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金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0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电源型混合动力AGV物流小车
- 下一篇:电动车的非接触式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