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球体浮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0536.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4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袁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柳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46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体 浮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具体为一种设置有多个球体的浮漂。
背景技术
浮漂是钓鱼时所需的必备工具之一。在钓鱼的过程中,钓鱼者一般只能根据浮漂漂尾的上下波动情况来判断鱼咬鱼钩上饵料的情况,浮漂在钓鱼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钓鱼的过程中,当鱼咬住鱼饵或钓钩后,鱼运动时,会通过鱼线牵动浮在水面的漂尾产生适当的下沉或上浮动作,钓鱼者就是通过浮漂漂尾的此下沉或上浮动作从而判断是否有鱼咬钩,漂尾是钓鱼者的第二只眼,因此,能否清楚的观察到浮漂的下沉或上浮动作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能清楚观察浮漂动作,普通浮漂都是在漂尾(浮于水中时处于上面的一截)交替涂有不同颜色的漂目,通过浮于水面上的漂尾部分的颜色改变来判断浮漂下沉或上浮动作。此种浮漂漂尾采用圆柱状材料制成,且漂尾较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钓鱼者须集中目光与注意力才能看清漂尾动作,且此种浮漂的漂尾在晴朗的天气会存在一定的视觉盲区,因为水面的反光或风吹等因素影响导致钓鱼者根本看不清甚至看不到浮漂,严重影响钓鱼者观察浮漂动作,无法精确了解鱼的咬饵情况并及时收杆上鱼,导致钓鱼者的渔获大大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清晰观察浮漂动作的多球体浮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球体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漂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由多个球体与连接体呈直线型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的球体为多面体结构,多面体的各个表面涂有反光材料层,所述的连接体为椭圆体结构,所述漂身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由漂身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弧形凹槽。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顶端球体的体积大于其他球体的体积,且顶端多面体球体的面数量大于其他多面体球体的面数量。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各个球体表面涂有水平间隔排列的不同颜色层。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各个连接体表面涂有水平间隔排列的不同颜色层。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漂尾为硬质玻璃纤维打磨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漂尾采用多个多面球体连接而成,大大增强了漂尾的反光效果,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加醒目,不存在视觉盲区,使得钓鱼者能更加清晰地观察漂尾动静,能让钓鱼者更精准的掌握鱼的咬饵情况,提高钓鱼渔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剖视图。
图中:1-漂身,2-漂脚,3-球体,4-连接体,5-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多球体浮漂,包括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1、漂脚2,所述的漂尾由多个球体3与连接体4呈直线型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的球体为多面体结构,多面体的各个表面涂有反光材料层,所述的连接体为椭圆体结构,所述漂身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由漂身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弧形凹槽5(弧形凹槽能将水进行分流,减少水流对浮漂的冲击力度,保证浮漂在水中的稳定性)。漂尾顶端是最露于水面的一端,为了使钓鱼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清楚地看到浮漂,本浮漂之顶端球体的体积大于其他球体的体积,且顶端多面体球体的面数量大于其他多面体球体的面数量;同时,在所述的各个球体表面以及各个连接体表面都涂有水平间隔排列的不同颜色层,达到普通浮漂漂目的效果,能让钓鱼者细微观察浮漂的上下浮动动作,随时了解鱼的咬饵情况。
在具体生产制作时,漂尾的各个部件采用硬质玻璃纤维体一体打磨成形。
本实用新型的漂尾采用多个多面球体连接而成,大大增强了漂尾的反光效果,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加醒目,不存在视觉盲区,使得钓鱼者能更加清晰地观察漂尾动静,能让钓鱼者更精准的掌握鱼的咬饵情况,提高钓鱼渔获。同时,漂身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由漂身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的设计能提高漂身入水的稳定性,使漂体的抗水阻力更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柳,未经袁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0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扁平状漂身的浮漂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钓箱伞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