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芳纶纤维骨架微波消解溶样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0357.7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永健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212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骨架 微波 消解 溶样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芳纶纤维骨架微波消解溶样杯,属于微波消解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消解是一种利用微波加热容器中的消解液(各种酸、碱液以及盐类)和试样从而在高温增压条件下使各种样品快速溶解的前处理方式,操作时,将样品放入溶样杯中,微波快速加热溶样杯中的样品并在高压条件下使样品迅速被分解破环,反应后形成澄清的溶液,可满足后续分析仪器(ICP、AAS、AES等)的进样要求并完成成分检测;由于反应过程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进行,对溶样杯的耐腐蚀性和强度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的溶样杯有两种,一种由外杯和内杯构成,使用时将内杯套在外杯中,外杯一般采用不锈钢、PEEK、PPS等高强度材料制作而成,内杯一般是采用PTFE材料制作而成,PTFE材料具有很好耐腐蚀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内杯、外杯理化性质的差异,内杯在消解过程中难免不受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形变,长期使用后内杯形变严重导致样品溶解效果降低,甚至会导致受热不均匀从而炸裂,存在安全隐患,内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要更换,提高成本,另一种溶样杯是由多种材料层层叠加,复合卷制成杯状体,但是这种溶样杯对制作工艺的要求高,制作时必须使不同材料层精密贴合,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芳纶纤维骨架微波消解溶样杯,它解决了目前的溶样杯内杯发生形变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频繁更换使生产成本高,多层材料复合溶样杯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芳纶纤维骨架微波消解溶样杯,它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为TFM材料制作的上开口圆柱空腔杯体,杯体的杯壁内开设有圆环空腔,将杯壁分成内层杯壁、圆环空腔、外层杯壁三层结构,圆环空腔开口位于杯体底部,圆环空腔内填充芳纶纤维材料。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杯体的内层杯壁的厚度为1~5mm。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杯体的外层杯壁的厚度为1~5mm。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杯壁内的圆环空腔的厚度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高强度的芳纶纤维材料作为支撑骨架填充到TFM材料的杯壁中,使溶样杯兼有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性,在使用过程中杯体作为一个整体不会发生形变;杯体作为一个整体不会发生形变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无需频繁更换溶样杯,降低生产成本;TFM材料的熔点较高,使溶样杯能适用于300℃以上的工作环境;结构简单,对制作工艺要求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杯体1,内层杯壁11,外层杯壁12,芳纶纤维材料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芳纶纤维骨架微波消解溶样杯,它包括杯体1,杯体1为TFM材料制作的上开口圆柱空腔杯体,杯体1的杯壁内开设有圆环空腔,将杯壁分成内层杯壁11、圆环空腔、外层杯壁12三层结构,圆环空腔开口位于杯体1底部,圆环空腔内填充芳纶纤维材料2。
杯体1的内层杯壁11的厚度为1~5mm。
杯体1的外层杯壁12的厚度为1~5mm。
杯壁内的圆环空腔的厚度为1~5mm。
TFM是一种改性的PTFE(聚四氟乙烯)材料,纯白不透明,外观与四氟差距不大,表面晶莹透亮,由PTFE添加不到1%的添加物制成。熔点320-340℃,耐高温、耐热炭化、耐溶剂、耐酸碱腐蚀的性能极佳。
芳纶纤维的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英文为Aramid fiber,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耐高温、高模量、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模量为钢丝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丝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5左右,在560℃的温度下,不分解,不融化。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将芳纶纤维制作成管状骨架,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永健,未经郭永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0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