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升降移动茶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0092.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7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品匠茶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1/04 | 分类号: | A47B3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程捷 |
地址: | 3536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臂组件 可升降移动 剪叉升降 茶车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底座铰接 底座两侧 对称安装 交叉设置 面板卡扣 底座卡 扣连接 移动轮 铰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移动茶车,其包括面板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面板和底座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剪叉升降单元,每个剪叉升降单元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升降臂组件以及第二升降臂组件,所述第一升降臂组件一端与面板铰接,第一升降臂组件的另一端与底座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臂组件一端与面板卡扣连接,第二升降臂组件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移动茶车。
背景技术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伴随饮茶文化发展的还有名目繁多各式各样精美的茶具产品。目前的茶具产品多以套装形式存在,需采用移动茶车进行移动、搬运。传统的茶车存在结构臃肿,且占用空间较大的缺陷,因此需要开发结构更为简单紧凑的茶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升降移动茶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升降移动茶车,其包括面板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面板和底座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剪叉升降单元,每个剪叉升降单元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升降臂组件以及第二升降臂组件,所述第一升降臂组件一端与面板铰接,第一升降臂组件的另一端与底座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臂组件一端与面板卡扣连接,第二升降臂组件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升降臂组件与面板卡扣连接的端部套装于第一连接轴上,两个第一升降臂组件与底座卡扣连接的端部套装于第二连接轴上,第一连接轴与面板卡扣连接,第二连接轴与底座卡扣连接,提升升降机构的稳定性,且易于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中部镂空,一上盖嵌设于面板中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剪叉升降单元之间安装有两个置物板,其中一个置物板分别与相对的第一升降臂组件卡扣连接,另一置物板分别与相对的第二升降臂组件卡扣连接,可防止茶车晃动,并且两个置物板可以形成置物空间。
进一步地,两个置物板于第一升降臂组件以及第二升降臂组件的交点处相交并拼合成置物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板底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的间距与两个第一升降臂组件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置物板的底部两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之间的置物板的底部嵌设于两个第二升降臂组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移动茶车,其面板和底座通过剪叉升降单元形成可升降结构,将面板提起到适宜高度后再将第二升降臂组件与面板以及底座卡扣连接,即可将移动茶车展开;折叠时先将面板提起,而后将第二升降臂组件与面板以及底座分离,再下压面板,即可将移动茶车折叠,其结构简单紧凑,易于组装,不使用时可升降收纳,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可升降移动茶车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品匠茶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品匠茶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0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